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
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最北段,居太行之首,古代被誉为“神京右臂”,拱卫着北京城。西山的地理范围一般认为北起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关沟,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地,西至市界,东临北京小平原,包括海淀区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及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及潭柘寺、卧佛寺等众多寺庙,行政区包括昌平、海淀、石景山、丰台、门头沟和房山六区的全部或部分,总体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面积的17%。
“西山文化带”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伴随着都城的发展而形成深厚绵长的历史文脉。2016年7月以来,北京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会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海淀等六个区,对西山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研讨。调研组的报告认为,“西山文化带”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交流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与综合价值,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
调研组报告显示,“西山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至当代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级别高,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市级等各级文物保护400余处。文化形态多样,包括以周口店龙骨山猿人遗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为代表的考古文化,以清代“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特征鲜明的皇家文化,以潭柘寺、大觉寺、龙泉寺为代表的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以妙峰山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景泰陵为代表的陵墓文化,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文化,以长辛店、香山双清别墅等革命史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曹雪芹、纳兰性德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贝家花园、圣琼佩斯故居、林迈可小道为代表的中外交流文化,以永定河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以及传统村落古道文化、园林古建文化、军事防御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农业休闲文化等。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遗产保护需要,“西山文化带”对原区域范围做了适当调整,不仅将海淀“三山五园”全部纳入其中,还增加了西山部分区域和北京旧城的长河历史文化廊道。
“西山文化带”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北京古城历史文化悠久、不同年代文物叠加累积的区域,如何发挥西山文物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