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强化“四个聚焦”,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方平:强化“四个聚焦”,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既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题中之义。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强化“四个聚焦”,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广度”“深度”“效度”和“信度”,形成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聚焦“整体格局”,营造良好氛围,着力提升思政工作“广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主体、对象、载体、内容、环境等各个要素。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主要聚焦于学生思政、第一课堂等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对象或内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相关性关注不够,特别是“大思政”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拓展思政工作的“广度”。

加强组织领导,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大思政”格局。学校党委要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的各要素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工作合力,提高育人实效。

强化学习教育,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夯实思想基础。要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夯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基础,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岗位要求和工作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和专题研讨,进一步提高对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增强各类群体合力推动育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加大改革创新,通过推动“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凸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功能,通过“课程思政”平台,打造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哲学社会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进而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聚焦“关键少数”,推进全员育人,着力提升思政工作“深度”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抓住“关键少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少数”,是指不同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和重点人物,如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重要专家、思政工作队伍以及学生干部、党员骨干等。聚焦“关键少数”,就是要进一步发挥这几类群体在思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其主动开展思政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

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作为管理队伍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不仅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而且关系到思政工作在学校各层面、各领域的落实。因此,要注重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加强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