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承惠: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2)

(四)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2年1月6-7日)

召开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会议内容:此次会议讨论了十项金融改革议题,部署了八项工作。这八项工作是:

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金融行业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着力加强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制衡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也就是说,在这次会议上明确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第三,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也就是说,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提出了防范本系统金融风险的要求。

第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第五,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促进股票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坚决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积极培育保险市场。

第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第八,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完善登记、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五)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7年7月14-15日)

召开背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2015年11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重点推出“三去一降一补”。这是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提出的新判断和推出的举措。同时,我国也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的五年间,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传统工业部门产能过剩,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矛盾突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加快增长动力的转换。

第二,在经济减速换挡过程中,过去长期积累的、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一些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日渐暴露。比如,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企业债务违约率上升。

第三,随着实体经济经营环境的恶化和经济效益、盈利能力的下降,大量货币资金涌入资产领域,轮番进入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期市,推高资产价格泡沫,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飙升,股市、债市、期市震荡。

第四,特朗普上台以后,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进一步复杂化,“去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在这些背景下,从我国金融体系自身看: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服务能力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机构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经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经济体内在的传导机制还在向金融领域集中,致使金融风险逐渐加大。特别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同时,金融市场机制不够健全,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没有解决,金融机构转型相对滞后。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之下,金融业自身加杠杆动力增强,行为趋于短期化。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实体经济比较困难、“好项目”不多的情况下,获利欲望驱动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导致“脱实向虚”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另外,现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使得大量体制外金融交易事实上未能受到有效监管。对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存在监管政策不协调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手治理,并在制度上有重大突破。可以认为,今后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和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将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