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重大的意义需从五个方面来领会:第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来理解;第二,要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角度来理解;第三,要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角度来理解。第四,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角度来理解;第五,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来理解。
从这五个方面以及整个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思想航标,引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化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也有着深远的用意和战略的考虑。可以说,十九大报告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底蕴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国人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并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抽象的,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更需要有文化上的突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增强文化自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不能停留在观念上,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政策术语的表述上,它需要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它内涵的揭示。以此为新时代的肇端意味着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就不能一味守旧,更不能思想僵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吹响了创新的号角,从而使创新成为新征程的强音。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这个时代强音重要的音符。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蕴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有来源的,不是空中楼阁。
其次,它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即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种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如何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的时代条件,结合国情,结合现实基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内涵的一种阐释。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基于刚才做出的一系列阐释,特别是要有全球视野,同时其发展思路也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倡议的,现在已经被写入联合国的文件。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