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正:从墓葬形制看外来文明的华化与华夏文明的东传(5)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获得大发展和再生的时期。既然是再生,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碰到了某些问题,要解决它,就要汲取其他方面的营养,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恰恰在吸取外来文化方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时期。

三、从墓葬形制看汉晋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碰撞融合

中国汉代之前的大部分墓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棺材放进去。曾侯乙墓就是这样子,马王堆汉墓也这样子,埋葬再多的东西,最后必须往下填土。即使用木头打成横梁,上千年必然就腐朽,最后就会塌掉。当然有些保存的特别好的,也许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但从西汉开始,中国人对墓葬形制产生了改变,开始往里面掏,和掏窑洞一样,墓里面布置的状况就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讲究视死如视生,会放很多陪葬品,这种墓葬一旦被盗基本是空的。那么做成洞室的墓葬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开始于西汉的中晚期,在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之后不久,中国人大规模的把墓葬做成洞室的形状。用什么做?用小砖。做成什么样的?券顶式的形状。

中国人最开始是不用券顶,这个从城门就能看出。券顶运用于城门是在什么时候?最早的不过南宋。大家回想一下,《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梁城门的形状,它是两边有立柱,城门洞子里立了很多的柱子,柱子架完之后做成一个平梁,平梁上做成一个叉手。中国人不把城门搞成券顶是什么心理?因为墓葬搞了券顶。中国人很重视生死差别。所以,西汉掌握了券顶技术,但坚决不把它用在城门上。到了元代,当朝者忌讳比汉民族少。所以就把城门弄成券顶的形式。

这个忌讳心理是很重的。我再举个例子,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所。其实,元代的大都也在北京,元代的宫殿跟现在的故宫是有一定差异的。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迁都北京。他见元代的皇宫很好,但不肯住,他把元代的皇宫拆了向南平移。朱棣觉得住元代的宫殿不舒服,这就是汉人的一种忌讳心理。到了清代,满人一看明朝宫殿太好了就直接用了,一直到宣统退位。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土木建筑。西方的是砖石建筑。我们为什么用土和木。因为在北方地区,用土很好,黄土垒起来变成墙,这个墙很坚固,只要不被雨淋,这个墙就不会倒。在南方不行,南方的土,太阳一晒就变裂。不过土墙做高很难,怎么办?用木头作为它的柱和梁。所以,土木建筑才是中国的建筑特色。在秦朝的时候,中国的墓葬除了竖穴土炕之外,还有一些墓葬边上掏一个洞的,我们叫偏洞墓。但偏洞墓不是主流。到张骞通西域之后,西方的小砖券顶就传到中国来了。不过中国人要弄什么都弄的起来,山东的一个梁王墓,它里面的顶是券顶,券顶的规模非常宏大,横跨好几米。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