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云: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审美理想和士大夫的人文情怀

摘要:在中国古代,各个学科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历代的文章、诗词、绘画和书法,乃至于音乐,也是一个组合体,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哲学,书法中有情怀。由此可见,哲学的载体可以是文章、诗词、绘画、书法,甚至音乐。除了文字以外,哲学有时也会出现在一幅书画里,本期报告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戴晓云女士与我们共同探讨了书画所表现出的哲学,即文人士大夫在书画中所寄托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情怀。

搜狗截图18年01月26日1425_1

戴晓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冷门“绝学”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一、从书论、画论看书画中蕴含的哲学

“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就是古书画,“士大夫”是指古人,古书画体现了士大夫(古人)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文脉的延续、一种人文情怀。那么这种理想和情怀表现在何处,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呢?

在中国古代,各个学科是联系在一起的。一部典籍,比如《史记》,它既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巨著,因此有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庄子》,既作为哲学名著体现了道家的精神,又凭借其瑰丽的想象和准确形象的比喻成为文学名著,为中国文学史开了浪漫主义先河。而历代的文章、诗词、绘画和书法,乃至于音乐,也是一个组合体,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哲学,书法中有情怀。由此可见,哲学的载体可以是文章、诗词、绘画、书法,甚至音乐。除了文字以外,哲学有时也会出现在一幅画里、一段音乐里,如果一位画家或是音乐家没有人文底蕴,那他的创作肯定是没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今天的讲座,就让我们来探讨下书画所表现出的哲学,即文人士大夫在书画中所寄托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情怀。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书画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作,都由一套固定的理论来指导。在中国古代,指导绘画实践活动的理论叫“画论”;指导书法实践活动的理论叫“书论”。正因中国古代的书画从很早以前就受到绘画书法理论的指导,古人所寄托的情怀既体现在绘画书法作品本身中,也体现在绘画书法作品的评论中。

无论是文字、绘画、书法还是其他创作,实际上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创作者心里的东西,创作者想传达给其他人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是说音美之极为无声,象美之至为无形。宇宙中有一种非常大的声音,但是很少有人听到,它大到已经听不见了;宇宙的空间非常大,大到没有任何一种形状可以界定它,大到无以形容。这其实是老子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而非人为的美。或者更确切地说,与其说这是一种美学观念,毋宁说是老子的人生态度,这是他感悟出来的,他所认为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就这样写了出来。

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思想,往往一说到孔子,大家就会想到孔子是一位教育家。孔子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按照我的理解,孔子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和老子阐述同样的一种人生理想。“冠者五六人”指的是同道者,“童子六七人”说得是他的学生;这样的一群人一起春游踏青,一起学习论道、体味人生,最后再沐浴着微风,唱着歌回家,一看就是一幅很欢乐的画面。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学生,号称弟子三千,其实传道授业就是他本人的人生理想,他也是这么做的。

文字的东西先讲到这里,接下里我们聊聊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就属于画论,它提到了一种“畅神说”,就是说山水画可以令人的精神感到愉悦。《画山水序》中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这句话详细描绘了古人是如何把山水中所体现出的本质的东西演绎到画中去的。具体来说是人们通过眼睛摄取山水的性灵并心领神会,就明白了世间之理,然后再将这种“理”注入到画中山水的“形”上。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