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云: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审美理想和士大夫的人文情怀(14)

摘要:在中国古代,各个学科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历代的文章、诗词、绘画和书法,乃至于音乐,也是一个组合体,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哲学,书法中有情怀。由此可见,哲学的载体可以是文章、诗词、绘画、书法,甚至音乐。除了文字以外,哲学有时也会出现在一幅书画里,本期报告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戴晓云女士与我们共同探讨了书画所表现出的哲学,即文人士大夫在书画中所寄托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情怀。

图片2

晋 王羲之《兰亭序》

现在来看一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段话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事件,另外点明了活动的主旨是畅叙幽情。“幽情”意指平时无以表达的情绪,也就是一种情怀,借助祭祀这样的集会活动,大家可以用诗歌、绘画、书法等途径把它表达出来。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景物描写,后半部分是说人生在世有许多值得探索、令人感兴趣的事物,给人以无穷的乐趣,比如浩瀚的宇宙,比如自然界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是在讲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外放的,一种是内敛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情况,当你为自己经历过的人事物感到欣慰、享受和满足时,就会乐在其中以致忘却人会逐渐老去这件事。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过了这个兴头,逐渐对从前的乐事感到厌倦,就会引发无限的感慨。言外之意就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尽头,这一点很令人叹息。“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生死是件大事,生死别离这样的事就更让人感到悲痛和惋惜了。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次看到过去的人们因为某些事而发出感慨,多半不外乎上述那些情况,于是作者总是对着前人的文章伤心。虽然知道把生死看作一码事是荒唐的,因为人都想活着,想长命百岁,想要和彭祖一样活上800年也是不可能的,但却始终不能释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世的人看《兰亭序》就像王羲之自己看前人的文章一样,都会引发一种感慨。因为人的生命不能永恒,所以他就把前人的聚会记录下来,尽管世事变迁,但不管怎么变,这种能够引发感慨的情感共鸣不会变,所以后来凡是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必然也会由它得到一些感悟。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