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深古代先哲邃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3)

摘要:中国古代先哲关于天下和世界的许多精粹见解,实际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人既有动物性,更要有社会性,有“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广大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写入了联合国决议,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贡献。

三、人的命运

命运是个很神秘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求神、拜佛、算命。人对命运的关注,从古代就开始了,《周易》最初就是算卦、卜辞的书。在中国古代夏商周时,国家大事一定要占卜,出兵打仗、造城、祭祀都需要通过占卜来决定。甚至于皇帝立储,如果确定不了到底该选哪个皇子继位,就要通过占卜来确定。甲骨文现在有15万片,其实也是占卜的结果。我们看到的甲骨文是龟甲或者牛胯骨,但是在当时占卜太多了,龟甲、牛胯骨都用光了,后来就用蓍草来占卜。《周易》上的话都是对蓍草占卜结果的整理。

但是,命运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孔子讲,“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他认为命是一神秘的现象,死生有命,人必然要死,这是一种必然性。正因为命是有必然性的,所以它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人不能支配。孔子还讲“知天命”。孔子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命运是必然性的异己力,人们要敬畏它,另一方面要认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懂得命运,怎样能做君子,强调人的主体的能动性及其作用,在《论语·为政》中,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五十知天命”是说人到了五十岁,应该懂得今天做的事对不对,知道是非,知道自己的命运应该怎么把握。这就是知天命,不知命就不是君子。孔子讲的“知天命”,实际是通过知天命而掌握人自己的命运,显示了孔子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他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意思是不做而成的是天意,不求而至的是命数。一个老百姓要得到天下,一定要同舜、禹一样道德高尚。孟子认为人们的追求不外“在我者”与“在外者”两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仁义道德需要依靠自我去求得,自己不努力去追求,就不能得到。富贵利达能否得到,要符合道义,才能得到,这取决于命运,从而把命运与人的道德修养相联系。

道家认为,命运是支配人的生存状况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老子讲“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他认为人要回归心性的精神,要恢复本来的状态,这就是常态。体认其中的道理叫做明。“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和命运是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顺任自然发展的状态。庄子发挥老子的思想,说“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我不知道其所以然,就是要顺任自然的命运。“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通达命运的实情,不必去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东西,顺任自然而然的安排。“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人生一切都是命运的使然,都是命运的自然状态,人是无可奈何的,不能支配的,不可抗拒,只有安心顺任自然的命运,这是有德性的人才能做到的。

先秦时儒墨是显学。但墨子与儒道相对恃,倡导“非命”,否定命运决定人、社会、国家的生存状况。因为,命运看不到,也听不到,“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因此,他认为“执有命”的话是“天下之大害也”。人的贵贱、荣辱、贫富、饥饱,社会国家的治乱、宁危,不依赖于命运的安排,而决定于主体的人的能力,“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商汤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周武王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夏于是灭亡。商纣王宠妲己,酒池肉林,荒淫无度,也导致了国家灭亡。所以,国家能不能治理得好不是命运决定的,而是人力决定的。“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求,非仁者之言也”,所以信命是为君王残暴行为造成人民穷困所作辩护的言词。听信“暴人之道”,就不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国家就不能富强、兴旺。

荀子也是儒家,但是同孟子的很多观点不一致。荀子认为人性恶,孟子认为人性善。在天命论上,孟子主张存心养性事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一个是要侍奉天,另一个是强调利用天,与其歌颂天,还不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为人类服务。人虽然不能抗拒天命,但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天地变化规律为人服务。荀子的另一主张是把命和运分开,认为命是有必然性的,运是有偶然性的,“节遇谓之命”“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死生是命的必然性,人一定会死;一个人虽贤,不遇时运,也不能施行其贤才,若逢时运,就能施行其贤能。对运而言,时机很重要,但是时机有时是人掌握不了的,如果一个人有时运,即使能力不强也能抓住时机。有的人能力很强,时运不到也不能得到机遇。荀子这个创见,开启了哲学史上对命与运的不同诠释,命是一种必然性的价值导向,运是一种偶然性的价值导向。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