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兵: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法律制度建设

摘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来愈成为一个热点,其特点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第一,以活态文化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象征和价值象征。第二,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认识不断加深,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第三,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QQ截图20180309110340

朱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

点击观看精彩论述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法律制度建设》。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和特点

当前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个特点。过去文化遗产保护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关注的事情,但在今天,当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时,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主权、文化安全等方面来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个变化?是因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提到文化主权,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先从“主权”一词来解释。主权一般指地缘上的主权,文化主权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之前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得不够。十几年前,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遗了,这件事情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因为我们没想过,端午节作为国家遗产,能向国际申报。一个国家把它的遗产作为国家文化的代表性项目向国际申报,实际上就具有了这个国家的特质,就具有了主权意义。

所以从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遗后,我们也迅速地把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纳入到我们的法定节日里。之后我国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批准了。

曾经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申报不申报无所谓,因为其发源在中国,我们不怕。但大家想想,过两三百年以后,人家不会去想某个文化形态是哪个国家发源的,只会说它现在属于哪个国家,这就是文化主权概念。所以文化遗产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都特别重视文化主权问题。其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经济与科技已经步入全球化进程。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与特征在相当程度上被不断地打破和削弱。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象征与价值体现,其本质属性日益凸显。

全球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趋同性,比如,我们的穿着、食物等没什么差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体现每个国家的区别呢?怎么知道你是中国人呢?最能体现它差别的地方就是文化。所以大家发现文化遗产非常重要。

保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举措。文化多样性是法国、加拿大最早提出的。因为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好莱坞文化具备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法国和加拿大就率先提出要坚持文化多样性。由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文化的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价值追求和道德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团结人民鼓舞人民的有力精神武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比如,看到京剧脸谱,想都不用想这是中国的文化。打一段太极拳,想都不用想,这是中国的传统武学。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的情结源于中华文化,所以中国人走到哪都要过春节。

所以要高度重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努力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现在我们要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很难树立起来的。

第二个特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过去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是对单个重要古迹的保护。后来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点,更多的是它的周边环境。如果只看单独的点,就看不出整个文化发展的脉络。所以,我们的保护理念从保护单一对象到保护周边环境,再逐渐扩大到对整个城镇的保护,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比如,北京市的文化保护,我们知道,北京城的建设是按照中轴线,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逐渐铺开,以及布局整个城市构架。北京城的建设有两大特点:一是中轴线,沿着中轴线进行布局;二是四合院。目前最能够体现北京城特点的就是中轴线了。

再比如,庐山和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除此之外还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像泰山就是双重遗产,西湖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第三个特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这是它最本质的特点。比如把它拆掉了,重新恢复建的就不叫真正意义上文化遗产。今后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

举个例子,韩国曾经申报了一个叫做“东方宫廷仪式”的申遗项目。就是讲宫廷里的礼仪,虽然它的仪式很简单,但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就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再看我们的天桥摔跤,传承了40多代,但到现在没有了。还有顶幡的传承也没有了。如果文化传承的形态没了,再恢复就很难了,有些甚至再也恢复不了。所以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