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摘要:应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本身创新发展和生命力的需要,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地域化”了,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彰显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理论价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品格的突出体现。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真理,不是公式化的教条,而是具体的真理,是行动的指南。离开具体和实践而抽象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最终将使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消失。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尽管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毛泽东等在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在主观上对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建党到遵义会议期间,这些初步认识在党内没有形成共识,结果给党的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其间,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只是教条式的遵循马列主义的具体理论和个别论断,而没有结合好中国的实际,结果致使中国革命事业受挫,几乎陷入绝境。

错误的认识和严重的挫折教育了党,使更多的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还不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随着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一正确认识在全党内形成共识,中国共产党开始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孕育并创造出两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两大理论成果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且开创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和把握世界发展大趋势,科学回答新实践带来的新问题和提出的新要求,顺应全党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寄予的新期待和新希望,在汲取苏东剧变惨痛教训的基础上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文化强国战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精准扶贫和打赢扶贫攻坚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等,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应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本身创新发展和生命力的需要,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地域化”了,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彰显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理论价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品格的突出体现。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