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宇:名家戏剧课——怎样观赏戏剧演出(5)

摘要: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麦基对如何演好戏剧曾有如下解释:“要讲好故事必须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以其纯粹的戏剧化场景来打动观众,不能利用解释性或者情感性的语言来粉饰逻辑的裂缝。”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同样要关注戏剧的场景,理解戏剧的场景。报告人从通过场景看立意、人物、人物性格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观赏戏剧,力求让普通观众也能真正看懂戏剧。

但后来,大栓改邪归正了。作者写大栓本性很善良,那个善良本性的大栓,作者给他起名字叫二栓,最后在二栓的劝说下,大栓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大栓认识一个错误就掉一些尾巴,最后尾巴全掉了,大栓又恢复成人。排这个戏的时候,开始是让两个人分别演大栓、二栓。因为我是这个戏的导演,我觉得这个戏是给学龄前儿童到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看的,如果让小孩一看,大栓、二栓是两个人,怎么会认识到这是本我和自我呢?苦思冥想,后来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一开场加了一些词。大栓跑到张奶奶家,张奶奶在烙饼,大栓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家有烙饼吧?给我送一块,我要吃。”这时候,有个很细小的声音说:“大栓你怎么能这样跟张奶奶说话呀?不礼貌。”大栓问:“你是谁呀?你管得着吗?”那个细小的声音说:“我就要管你呀,你应该归我管啊。”大栓说:“什么叫我应该归你管?你是谁?”细小声音说:“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大栓问:“你在哪啊?”细小声音说:“我在你的身子里啊。”大栓疑惑地说:“你在我的身子里?”大栓在衣服里一摸,一个木偶,这个木偶的衣服跟大栓的衣服一模一样。大栓说:“哼,你要管我,去你的!”然后把木偶扔到平台后面去了。没想到,二栓又出来了,还变大了。大栓又扔,扔了几回以后,二栓已经长得和大栓一样大了。我觉得小学生应该能看懂。这就是在场景中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四、导演对戏剧的处理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写的童话,我排《海的女儿》时和改编者的看法有不一样的地方。改编者把它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设置了一个坏大臣角色,他要破坏王子和小人鱼之间的爱情,于是就设置了很多障碍。然后演人鱼的小演员就认为《海的女儿》是讲爱情的,其实《海的女儿》不是讲爱情,如果仔细读过《海的女儿》会知道安徒生是讲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

那么,当时不同看法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剧中小人鱼去和巫婆说她要变成人,要两条腿,巫婆和她说你可以有两条腿,但你要失去声音。不同的看法就在这里在,都说巫婆是个坏蛋,夺去了小人鱼的声音,我说不对,巫婆代表了自然法则,有得必有失,我们的生活规律就是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

安徒生很有意思,他在世的时候别人给他做了一个雕塑,雕像的中间是他,周围有一群小孩。但安徒生坚决要把这个雕像毁掉,他说我不仅仅给孩子们讲故事,我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永远想着他们身旁的父母,我还要告诉成年人很多东西。比如《皇帝的新装》中只有一个小孩说出实话,皇帝没穿衣服。我读《皇帝的新装》一直到二十多岁的才看懂,其实世界上最可恨的是那些抬轿子、吹喇叭的人,那些大臣们才是最可恶的。因此,《海的女儿》讲到有得必有失是讲给成人们听的。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