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辉:传统手工复兴与现代设计转化(4)

摘要:传统手工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保护与传承,更离不开创新与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产业升级所求,传统手工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让传统手工文化活在现代生活中,与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结合,这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与重现。并且传统手工文化复兴是培育文明和道德力量的重要内容。

其实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不仅是把过去的传统符号搬到现在,那只是表面的传承。真正的传承是内在的精神与智慧传承。我们要用简约的,具有东方美学品位的设计作为设计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在当代,不只有亚洲设计师在做,欧洲的设计师也懂得如何从中国的生活美学里去吸取这样的智慧。

比如,丹麦的著名设计师汉斯·瓦格纳,他在五十年前设计了一把中国椅,是基于明朝的圈椅设计,那种简约之美成为世界设计史上的经典代表作。更重要的是他设计的中国椅一口气卖了五十年,现在还在卖,也就是说五十年前的设计到现在仍不过时。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好的设计,才是有价值的设计。但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一次性的产品,大量地消耗着地球的资源。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设计,拿建筑来说,五台山还保留有唐代建筑,在北京,明代、清代留下来的老建筑更多,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再说我们的民间仍然有很多的石雕、木雕,有很多的生活的器物还“活”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一个老的嫁衣能传好几代人。所以,中国文化的传承,对于人类生活文明体系的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经典设计奖颁给了中国高铁,因为中国高铁是集成创新的结果,也是大设计观念下的创新结果。它已经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引进模式。什么是大设计?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城市该如何发展?乡村该如何发展?我们要尊重乡村的原生态,不砍树、少拆房、慎填湖。我们有很多有历史的城市,但很多历史遗迹被扒倒重来,一点痕迹都不留。我们的前辈,他们儿时的记忆荡然无存,一切都是崭新的东西。我们不反对城市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保留一个城市的文化,让这个城市有更多的历史记忆,不仅是为当代人,也是为子孙后代。

我们的发展就像开车,如果车开得过快,就顾不上看周边的风景。文化的传承恰恰不能“开快车”,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好的东西、好的设计。

三、中国传统手工的传承与发展

在生活美学中,很多创作来源于自然,并呈现了文明之光。这样的东西,可能比雕龙画凤的宫灯、金碧辉煌的器物更加质朴,更加有生活的状态。换句话说这东西是属于你的,不是属于别人的,这就是心灵的归属感。过去有很多铁匠铺,但现在,做铜器、铁器活儿的店铺几乎没有了。前一段我去河南,在一个乡村里发现了一个做铁匠的农民,虽然修补一个锄头、铁锹、榔头,一天才挣十几块钱,但他还坚守着打铁的信念。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