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王晖:关于“一核两翼”建设的研究和思考(3)

日本东京新城开发的成功经验有三点。

其一,大力推动交通系统发展。新宿区有着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铁站内结构,这也是得益于规划当初设计的交通系统。相关管理设计人员合理进行站点选址,将相关密集站点放置于各种交通线路交汇处,从而利用交通线路引导人流的聚集。

其二,政府主导高新产业的注入。这得益于日本经济较为良好的发展,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产业扶持也促进了新宿的高速发展,政府作为推手扶持第三产业,从而达到都心区压力缓解。

其三,加强基础设施与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根据2013年《新宿区国势调查》,新宿区的就业、居住、交通、高等教育、新兴产业链等数据比较好。优秀的教育科研资源以及人才培养使得众多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政策在新宿区得到实施,良性循环使得新宿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发展层面的自给自足。

我们在学习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吸取它的教训。日本东京多摩新城建设的教训可以总结为三点。

其一,没有加强政府在新城建设中的参与力度。在多摩新城的建设中,由于产生了民间资本为主题的开发建设,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支出,但由于私人资本存在一系列负面效果,最终导致了多摩新城的诸多问题,并在后期成为“卧城”,也就是我们说的“睡城”。目前,多摩新城成为了一个以居住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其他相关城市职能未能得到良好发展。

其二,没有加强政府沟通和民众参与。多摩新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时大都市中房屋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这样的目的和规划受到了中央政府和东京市政府的重视,但也因此导致新城开发时形成了三股势力:作为建设推动者的中央政府,东京市政府及相关私人资本和财团,作为被动配合者的多摩市政府和作为受影响者的多摩市原住民。由于新城的建设试图率先解决中心城区的住房燃眉之急,并没有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新城政府参与率低下,缺乏管理权,政府财政不充足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并且当地原住民也未能完全参与到新城规划中,土地被征用、知情权被侵犯等问题导致居民的不配合甚至消极抵抗,最终导致了一部分居民迁出。

其三,没有合理建设住房与相关配套设施。多摩新城之所以成为典型的“卧城”,除去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不协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际的开发规模远没有达到预期规划。相关政府最初预期该地区人口达到30万,用地规模达到29.8万平方公里,而实际上多摩市作为一个乡村地区,本身就是人口较为稀少、政府经费并不充足的地区,因此,多摩新城并没有吸引过多的劳动力来建设。同时,低端的房屋类型并不适合老年人和单身家庭居住的特点也进一步打消了人们来此居住的积极性。由于“卧城”职能稀少、相关基础设施不全面、交通不便利、就业岗位有限等弊端的暴露,最终导致了多摩新城发展的失败。这也是我们在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时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空间结构规划图”中显示,主要是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轴是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一带是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同时,还要发展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地区等。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城区23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20公里,距北京新机场58公里,距廊坊市辖区40公里,距燕郊镇12公里,距三河市区34公里,距天津市蓟州区56公里,距大厂县22公里,距香河县26公里,通过以上数据就可以看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到周边的距离基本上都控制在60公里范围之内。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