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王峥: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现状和未来(3)

二、通州的发展现状

在回顾了通州的历史、梳理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提出过程后,我们来看一看通州的发展现状。

通州的行政区划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通州区域面积9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2017年底,通州区辖内共有4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分别是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2018年,设立通运街道办事处。

在人口规模与分布上,2017年,通州全区常住人口有150万,在全市排名第6位,全区人口密度在全市排名第8位。从通州各街、乡、镇的常住人口密度来看,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的人口密度最高,此外,在作为城市副中心的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也比较高。可以看到,通州人口密度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趋势。

在经济总量上,2017年通州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排名第九位,在城市发展新区里的排序不是很高。在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高。

在公共服务上,从总量分布来看,中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在副中心区域比较密集;从密度来看,将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进行比较后发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医疗设施、养老设施、便利店、菜市场、大型超市等的密度都不是很高。可见,虽然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在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比较集中,但因其人口密度在几个区域中也是最高的,所以平均到人口上的量就变小了。

此外,为什么文化服务设施、体育设施等在人口密度很小的区域,平均到人头上却变多了?这个问题要回到土地上来看,人口密度不高的地区,它的土地还算宽裕,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土地主要用作房地产、商用,因此给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的配比就不够了,这也可以反观到一些规划和空间利用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通州存在的问题。

其一,城市公共服务质与量难以满足民生需求。公共服务供给总量远低于中心城区,部分服务设施规模仅为中心城区的3%-5%。究其原因,公共服务水平这方面还是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要渠道;深层次的问题是,通州对公共服务和城市品质的配置理念仍停留在郊区定位上,而对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需要匹配的公共服务,没有认识和制度上的保证。

其二,道路问题。通州城区路网密度总体偏低,路网密度为3.5公里/平方公里,与城六区5.3公里/平方公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其三,污染治理面临严峻挑战。虽然2018年的治理力度很大,改善效果也很明显,但其大气污染物浓度还是全市最高的。此外,北运河流域治理也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它处在下游位置,又与河北有交界,因此协同治理的机制也在不断探索中。

污染治理与城乡环境建设亟待改善。目前,通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只有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这项略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指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其四,社会风险方面的问题。通州现在还有30%左右的乡村人口,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随着行政办公区的迁入,原来城市人口、乡村人口、外来人口的三元结构就要转变成中心城迁入人口、通州城区人口、新城镇化居民、乡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的五元结构,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诉求多元,拆迁征地、环境污染、农村管理、物业纠纷等社会矛盾隐患也将随之增多。

综上可见,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