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与新诗为邻(2)

——如何欣赏现代诗

摘要: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古诗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提到新诗(现代诗),大部分人会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疏远感,觉得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去掉新诗的神秘面纱,拉近新诗与现代人的心理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阅读并学会如何欣赏它。本期报告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通过对比古诗与新诗的异同,提出了阅读现代诗的两大疑惑及解决办法,并介绍了现代诗阅读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敬请关注。

一、阅读现代诗的两大疑惑要如何解决?

先来分析一下看不懂的问题我们看这个世界,比如说看人际关系,看社会,包括你去看宇宙,看春天,其实都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春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顺着这个逻辑去追问它唯一的核心释义,很多时候确实不容易让人看懂。我觉得看不懂,包括对现代诗的好坏难以判断,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它既不是我们自卑的来源,也不能构成一种缺憾,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一个优势。就像恋爱一样,你去跟一个人谈恋爱,跟对方接触了很久,但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心底里是怎么想的,你也看不懂,对吧?即便你跟他朝夕相处过很长时间,对他非常熟悉了,但是说到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你也会心虚,对吧?恋人之间是如此,相处融洽的夫妻之间也有看不懂对方的时候,对方的心在哪里?非要去追问求得一个结果的话,多半是一个自寻烦恼的过程。所以有的心理学家讲,可能爱情也好,包括婚姻也好,它不是一个验证后的结果,有时候你可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难得糊涂,这样事情就会慢慢变得平顺,得到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认知,看不懂在人类的日常生活里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再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如果天气好的话,你抬头仰望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会觉得非常美对吧?非常壮观。你看到星空灿烂,可以感受到它很美,但你懂得它的含义吗?你能像一个天文学家或是具有专门的天文知识的人那样看懂吗?你感受到的那种生命体验里的情绪,那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比如美感和能够放松的感觉,星象和神秘的时空融为一体,因为不断地变化,同一片星空只能保持瞬间的存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恐怕是那个我们以为只有他能看懂的天文学家所无法替代的。你对星空之美的体味和感受不是基于懂不懂,对吧?它就是基于你的一种感知。正像我刚才讲的,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我们与文学作品、诗歌的阅读关系中,更重要的是你怎样去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就是那种潜藏在你生命里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以此来把握诗歌这种语言存在,或者说去探索诗歌这样一个文本的世界。

诗的文本世界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给诗歌下的文学意义上的特别明晰、唯一且一劳永逸的定义,只是诗歌丰富内涵里的一个特殊现象。包括大家听音乐的时候,比如你去听印度音乐,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背景内涵,但是抛开懂不懂的逻辑,相信自己的感受力去听旋律的话,你会被它打动,对吧?非洲音乐、拉美音乐等也是一样,都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是我们没有涉足过的地域。你会发现那个如此陌生的地域和环境里面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能跟我们有一种心灵上的感应,或者说情感沟通。可能懂不懂只是非常专业的人士之间交流时,要获得结果才会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大多数时候,比如说我们基于消遣,基于对文学作品、诗歌的喜爱去阅读非常难懂的诗歌作品的时候,其实我觉得靠着我们最基本感受力就可以理解绝大部分的作品。这个自信大家一定要有。

建议大家在阅读新诗的时候要讲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避免沿着能否看懂这样一个逻辑去理解诗歌。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或你身边的一个物品,去了解它、感受它。就像我刚才说的,大多数诗歌我们能凭借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把握到它的大部分内涵,何况我们对汉语具有天生的感知能力。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基于当代文学领域里对诗歌的偏见,他说过一段话:“诗不是用来看懂的,诗其实是用来感受的。”每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即使是很难看懂的诗也可以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强化一下大家的观念。公认的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很多人都觉得他的画非常难懂,对普通观众来讲,他的画充满了先锋意识和隔膜。有一次他的一位崇拜者对他说:“你的画太难懂了。”毕加索回答说:“你到树林里去听鸟鸣,那个声音好听吗?”这名崇拜者不假思索地说:“好听,非常好听。”毕加索又问:“你能听懂吗?”对方答:“听不懂。”如果按照现在的语意逻辑讲,听不懂怎么知道它好不好听呢,这不是矛盾吗?其实我觉得这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实际并不矛盾,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有人能像鸟一样理解它发出的叫声,那也是非常特殊的个别情况。在大部分时候,鸟鸣只是宇宙自然整体中的一个代表了生机和谐的现象,如果人类对它所表达的意义过于执着,很可能会走入一种误区。反之,回避探究其意义的顽念,放松心态,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受力,可能就像毕加索讲的一样,不管懂不懂它表达的意思,你肯定能分辨出鸟的声音是好听的,对吧?除了个别特别令有的人讨厌的乌鸦的叫声,大部分鸟的声音还是有一种悦耳的旋律在里面。

看不懂可能是诗歌在美学上特殊的一点。比如中国古典诗学里讲“诗贵含蓄”。法国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法国象征派诗歌创始人之一的马拉美讲过:“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谜?按照他本人半开玩笑似的解释,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秘密和神秘感的话,人类马上会觉得生活变得很乏味,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我觉得,无论人类的智慧多么发达,能够把世界的面目揭示多少层,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无穷的秘密,正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有趣。如果所有的秘密都被揭穿、看破了,就像古人讲的“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是很可怕的,就跟医学上的人体解剖一样。所以有时候看不懂,保存一种朦胧的美感,对我们也许更加有利一点。从诗学观念来看,我们这个民族里存在一些对语言非常敏感的人,他们基于真诚表达创作出来的新诗非常难懂,甚至像一个谜团一样怎么解都解不透,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弊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文本语言的安排,一首诗歌作品,它包含一点点谜,包含一点点解不透、猜不透的东西,其实是一件好事情。

我阅读了许多中外的现代诗歌,如果大家有兴趣并进行了长期阅读,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不纠结于懂不懂这一点,那曾经对你来说非常难解的现代诗也好,现代美术也好,你都能发现它们的美。这种美和我刚才讲的星空的美,秋游时看到的自然风光的美是一样的,那种朦胧的美感不一定非要得到解释。再比如我刚才举的另一个例子,非洲人的音乐,它的那个旋律,那个鼓点,也能够引起你心里面的共鸣。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