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与新诗为邻(4)

——如何欣赏现代诗

摘要: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古诗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提到新诗(现代诗),大部分人会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疏远感,觉得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去掉新诗的神秘面纱,拉近新诗与现代人的心理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阅读并学会如何欣赏它。本期报告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通过对比古诗与新诗的异同,提出了阅读现代诗的两大疑惑及解决办法,并介绍了现代诗阅读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敬请关注。

二、现代诗歌阅读要注意的6个问题

我下面再讲几个现代诗歌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跟古代诗相比,现代诗特殊在哪呢?都是用汉语写出来的诗,为什么我们对古诗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和亲近感?其实很多古诗我们也读不懂,但是一提到古诗我们不会认为自己读不懂,甚至觉得一定能读懂。事实上,解读古诗对我这个北大教授来讲也是很麻烦的,屈原的诗,包括王维的诗,有好多我们觉得很简单的古诗,真要顺着诗意的路径去理解,给它一个非常清晰的解释,那也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对现代诗感到陌生,可能跟我们不熟悉它所遵循的一些美学观念有关,所以这里我提六个与现代诗歌美学原则有关的阅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散文性现代诗歌表达中存在散文化的问题。我们对诗歌

的认知和辨认都来源于古诗,大部分人不知道古体诗只是诗歌表达中的一个特例,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产物。古诗是伟大的,它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不容抹杀,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日常交流、语言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都变成了一种散文化的表达。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非常优异的诗人废名,他说什么是新诗?“内容是诗,其文字则要是散文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代诗的内容是诗性的,运用的语言是散文的。现代非常优秀的散文家沈从文、朱自清,也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语言逻辑的基础是散文性的,所以我们处在一个散文的时代。我们说“诗言志”,当你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方式,包括你认识和命名一个事物用的都是散文式思维的时候,你在诗中去表达思想情感,反而回避散文的语言去使用古人的语言格式,比如讲究对偶、平仄格律等,这样可不可以呢?我觉得虽然可以,但是对真实表达现代人的亲身体会和体验来讲并不好。散文性的东西在现代诗歌的表达里有弊端也有长处,比如它有时太过浅白和口语化,会令人觉得俗浅,但它同样也具有一个无法替代的优势,就是能把现代人对事物微妙细致的变化的把握以及真实、独特的心理认知呈现出来。

我们大家欣赏古诗,一说到古诗必然想到唐宋,唐宋之外的古诗写得好不好?可能也很好,也有非常天才的诗人,但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唐宋已经是古诗的巅峰时期了,后来的诗有点像狗尾续貂,只有花样上的一些翻新,没有什么新意了。我觉得这可能就说明一个形式它总有用尽的时候,再好的形式都有它的局限。到了现代,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现代诗的有些东西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古诗的形式以及古诗所提供的那种便利或能量。现代诗人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来理解和表达现代世界,这个新的方式就是散文式的东西。正如刚才所说,散文性是新诗绕不过去的一个点,它或许是瑕疵,但也包含着细腻独特表达对特殊事物的认知的巨大优势。

第二,形式自由现代诗的形式特别自由,它不像古诗那样有固定的体式,古体格律,在句法上有对仗、对偶,在音韵安排上有平仄,有一个让我们容易遵循的尺度。大家普遍觉得现代诗的表达太过自由,但要把这种形式是好是坏说清楚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一个简便的办法,就像我刚才说的,如何理解这种形式的自由?就像一个女孩子逛商场,一个人逛早市一样,普通人基于自身的鉴别能力,经过大量阅读了解现代诗的自由形式,自然能品出它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诗歌的内容。当我们对文学作品或诗歌进行理解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对明确意义的期待,特别是对唯一意义的期待。但是正像我们刚才所讲的听音乐、看电影、欣赏美术作品,包括看风景一样,这些活动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意味,无法归纳成一种意义去表达清楚。英国的一位美学家讲过一段话,大意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有形式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形式上是有一定意味的,但是在内容上就不要去追问它唯一的意义在哪里。在对待诗歌的内容上,你要把它看成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从整体去玩味、把握、理解,总能凭自身心智给出自己的体会。

 第四,性。古代的诗歌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古代的诗学是追寻记忆的诗学。古人把生命的情感、情绪通过古诗转化为文化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过滤掉了大部分负面情绪,使它成为一段美轮美奂的记忆。但诗学是在特定历史空间中产生的东西,它虽然在今天得到了传承,但我们现代人的生存感受与古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记载着古人生命情绪和内心意识活动的古诗被提炼成了一种文化记忆。如果现代诗也用古诗的意境和画面去表达,那就会非常单调。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分离,对吧?它有不同的存在,不同的侧面及不同的美。大部分古人的诗意在现代社会的诗歌中被转化成了一种诗性的洞察,这种洞察就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系的洞察。

诗性的洞察包含着诗意。比如说,一个现代人去写秋天,写秋月,可能能作出一种诗意的表达,但是当他需要去表现现代社会的一些主题时,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要把它们都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有意境,非常美轮美奂的内容就存在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它不真实,对吧?就容易造假。所以现代诗歌的美学是真实的美学,它追求生命的觉醒,对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事物非常有穿透力,但又不是那么纠结,是像高屋建瓴那样的一种智慧的把握。你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也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在哪,这就是一种对世界的洞察。就像我刚才讲的,一个人,你不一定非要弄清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才能跟他打交道,往往真正弄清楚的时候,你会把别人和自己都搞得很累,而且很可能你的判断标准、尺度本身就有问题。

第五,结构现代诗具有一种戏剧性的结构,它像是对一个现实场景或事件的再现。在古诗中,古人把大多数人的生命情绪和情感拉到很遥远的距离,转化为静止的画面,让读者去静静领会它的意境,通过融会贯通去理解它。而我们要面对的现代诗则呈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生存场景,那个东西可能离我们很远,也可能离我们很近,有时候甚至跟我们没有区别。读了一首诗之后,通过作者的描写,你可能就已经身临其境了。

第六,矛盾。现代诗歌的修辞遵循一种反讽的逻辑,使用矛盾的语句。或者说是讲反话,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背后还包含着另一个或更多的意思。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敏感度。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