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张景秋:新时代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5)

五、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

北京积极推进以文化设施为重要载体的文化空间塑造。在这里我们从具体案例来看北京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三个重要形式。

1.工业遗产地的再利用

第一个案例是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北京朝阳八里庄东里,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到了20世纪90年代,虽然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转化,棉纺织厂的产值以及吸纳的职工数量开始逐年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工厂迁出了城区,所有的生产加工设备也都外迁。原来的旧厂址这块地方,既承载了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业印记,同时也承载了棉纺织厂工人的文化印记。所以,经过多方考证决定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2009年开始设计,2011年完成改造,成立了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原棉纺厂外迁遗留下来的废弃厂房、车间、仓库等,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办公空间,使得废旧厂房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入园企业达到了170多家,年产值超过200亿,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类、创意类、设计类、广告类和动漫类等相关行业。

第二个案例是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前身是北京胶印厂,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这也是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名字的由来。北京胶印厂于1954年建厂,在20世纪90年代也经历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设备革新、压缩生产工具等,部分闲置的厂房和车间就出租作为民用住宅或进行商业使用。2012年,建立了印刷、美术设计、教育培训一体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上两个例子既有差别也有联系。它们都是对于原有工业旧厂房进行了改造升级和再利用。但是,莱锦因其整体产业全部搬迁,所以是一个整体的置换和再利用。而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还保留了原有的生产功能,并不是说完全重新替换。这个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为发展美术和设计相关的高端企业,以印刷为主导,美术设计和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办公场所。原胶印厂部分设计和运营环节仍留在集聚区。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延展型和工业遗产地再利用的动力机制都来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保护情结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以工业遗产地为载体的城市文化空间。

2.历史文化街区

1933年《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历经了多年,从以单体建筑保护到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再到提出再生和报告,等等。1999年5月《北京宪章》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提倡将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中。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遵循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要求进行的。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范畴。2008年8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历史街区”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街区”,并对它有了概念和范围的界定要求。

概括来说,城市中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过去和现在的客观见证者,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合当地民俗、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的有机综合体,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地,是城市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

我们以南锣鼓巷为例来看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聚落街巷。1990年,南锣鼓巷被列入北京市批准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街区。2005年正式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2006年制定了《南锣鼓巷与保护发展规划(2006-2020)》。2010年的时候它被评为全国3A级旅游景区。由于景点游客众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南锣鼓巷在2016年4月主动取消了3A景区资质,同年12月发布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这标志着南锣鼓巷的保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提出以减法为主、还原味道、突出特色、提升品质为目标,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建立以南锣地区管委会为主体,建立“南锣鼓巷风貌保护管控联席会议”机制,促进公众参与、技术支撑、风貌保护管控;对南锣鼓巷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其中管控要素中提出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形式、体量、高度、材质、做法、墙面、屋顶、台基、门窗,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都作出明确规定。南锣鼓巷经过改造后,网红店减少了,京味儿更浓了。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