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宋世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

下面,回顾一下1949年以来我们党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的。

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做法。1953年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关于党政关系,所谓党政不分的意思,就是党要统一领导,方针政策要统一;所谓党政分开,就是说具体业务由各业务部门去搞。1958年,我们党在处理党政关系的原则上又有所变化。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处理党政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1958年以后,我们党处理党政关系的一个主线就是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两条:一是成立了五个领导小组,包括财经领导小组、政法领导小组、外事领导小组、科学领导小组、文教领导小组;二是在党委系统里设立了与政府对口的部门。

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党政分开和党的制度建设。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因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党政分开和党的制度建设。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的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全面措施,理顺了党政关系,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交流两个逻辑,一是历史的逻辑,二是实践的逻辑。

其一,历史的逻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此前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采取了党政分开和党的制度建设,理顺了党政关系。邓小平同志强调的党政分开和党的制度建设,从来也不是为了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主要是解决党要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委系统和政府系统对口设置的问题已经比较彻底地加以解决;二是对过去党委系统副书记过多的问题加以解决,这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都有莫大的好处。这是坚持党政分开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的两个重大的历史贡献,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

但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阶段的党政分开的实践也存在三个必须汲取的历史教训,这三个历史教训就构成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党政职责关系的历史逻辑。这三个历史教训分别是:第一,导致了碎片化的治理;第二,党政机构还不够健全有力,党政机构职责重叠,仍存在叠床架屋的问题;第三,原有经济增长方式达到极限的同时出现了利益固化现象。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党政职责关系的历史逻辑。

其二,实践的逻辑。我把实践的逻辑概括为两条:第一,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需求;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新制度的内在要求。为了增强综合国力这个内在需求,也需要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了实现这一点,进一步理顺党政职责关系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了。怎样理解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新制度的内在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当然要在若干方面建立新的具体制度,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这就是实践的逻辑。

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尤其是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就是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