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韩文科: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S~X44SC_DE[_@@GJAT2XMA1_副本

韩文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大家好,今天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一,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内涵;第二,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第三,创新和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主要动力。

一、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内涵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作了阐述,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通知,也提出要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三个方面任务:一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三是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

第一,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三五”时期能源领域面临的最大任务。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在65%左右。“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主要也是改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从2012年到2017年,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7年,煤炭消费量占比降到60%。

第二,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期间,党中央提出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也是要让能源储运网络更加适应现代化,更加适应市场经济。

第三,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是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的高级阶段。过去的能源系统都是点对点、被动式的,而智慧能源系统更加协调和网络化,能更好地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匹配和互动。

那么,现代能源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一)当前能源体系的主要问题

1.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突出表现是结构性过剩。

结构性过剩的突出表现是:“有效供给”特别是优质的、扩大有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足;低效供给相对过剩,带来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能源领域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解决“能源有没有、供不供得上”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能源供应体系做大上面。在此期间,很多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急剧增强。现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6.0%。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虽然不是全球最大,但也排在全球前十位里。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

但是,这种供给能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就表现出了结构性过剩问题。过去,我们每年的能源需求增幅比较大,增长率比较高,但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特别是在2014年、2015年期间,煤炭供应能力出现了过剩现象;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清洁能源和便捷的能源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供应能力却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的新需求。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

2.不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竞争要求,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和服务成本普遍较高,管理粗放、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主要是指很多能源生产、加工转换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这些企业捕捉不到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没有创造更多新的需求,从而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此外,大部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管理成本、生产成本普遍偏高,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普遍偏高。比如,我们的电价、油价的成本和水平相对较高,同时管理粗放、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企业的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不高。

3.不适应绿色低碳要求,突出问题是污染物和碳排放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不仅不能促进生态环境美好,反而会恶化生态环境。

这三个方面,就是当前我国能源体系的主要问题。那么,建立现代能源体系,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说现代能源体系要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内涵,才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