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框架和路线图:通过推动能源革命实现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什么说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只有通过推动能源革命才能实现?这个道理比较简单,过去我国能源体系虽然是全球最大的,但是与现代能源体系所具备的特征比起来,很多是不完备的。如果让能源体系逐步发展,也不行,因为世界能源变革是快速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以能源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日新月异。为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现代能源体系必须加快建设,这就要靠推动能源革命来实现。
1.总体目标
建立适应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代能源体系,包括适应和支撑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不断升级等。总体目标就是要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转型发展。
2.能源消费模式
能源消费模式要转型,转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转向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消费体系,转向轻量化和高效化的用能设备。
3.能源市场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系统灵活性、整体效益,并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更好配置。
4.能源技术
创新能力要达到世界较高水平,重大技术创新要不断出现,主要技术要全球领先。
(四)现代能源体系
现代能源体系包括: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现代能源输送体系、现代能源消费体系、现代能源管理系统。
1.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1)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和电力能源生产国,已形成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以及电、热、冷等多元化供应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这种供应体系是庞大的、多层次的。
(2)问题
粗放式的供应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
(3)总体目标
打造一个符合生态文明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绿色低碳前面已经提到了,安全高效就是要保障供应安全,可持续就是指能源体系的供应能力可持续。
(4)阶段性目标
到2030年,煤炭要实现减量化绿色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全部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能源转换和污染防治水平大幅提升,比如,煤炭70%以上用于发电,油品质量达到国际最先进标准,电力生产供应实现绿色低碳和智能化,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开发利用,同时让分布式发展成为主要模式。
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的路径:是通过积极有序协调发展,通过集中式和分布式协同发展,通过竞争性发展实现的。太阳能、风能等都是非化石能源,可以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使非化石能源成为电力能源供应主体;到2050年,以分布式、智能化模式为主,使非化石能源发展成为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主体。
化石能源绿色低成本开发路径:煤炭开发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石油天然气在绿色开采的基础上还要降低开采成本。
更加绿色低碳,就是指今后能源转型的力度和建设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的力度要更大。这样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一半。那么,这种绿色低碳情景如果能够实现,到2050年时,我国就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由于我们开发了大量非化石能源,能源供应系统就更加现代化,因为这其中使用了很多与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高比例的清洁能源要依赖大电网和智慧能源系统。也就是说,大电网和智慧能源系统也是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的一个支撑。根据我们的研究模拟,如果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到2030年或者到2050年,能够实现高比例的清洁能源的生产、输送和使用,使全国各个区域实行智能式电力互联,同时实现电力调节、电力服务完全现代化,就能构成一个新的电力系统。那么,智慧能源系统加上全国联网式的大电网系统,就能够实现高比例的清洁能源发展。
智慧能源系统也是未来能源供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会派生出更多的能源服务,使能源供应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更好地融合起来。比如说分布式供电系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大电网,今后通过智慧能源供应系统,可以建立微网系统,从而和消费者实现更好的互动。今后,发展起来的城镇可以建立更多的智慧能源供应系统。很多农村地区有水电资源、风电资源、光电资源等,如果我们将这些都更好地利用起来,也解决了农村人口的生计问题。同时,智慧供热系统也可以推动碳减排。
2.建立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为主的体制机制
其一,以建立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为核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和全国电力市场建设;其二,加快油气体制改革,放开上游和下游,管住中游,使上、中、下游更加具有灵活性;其三,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能源支撑体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