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苑利: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智慧——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

(三)居住的智慧

干阑式民居多见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以木(竹)为主要建筑材料,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窑洞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古老的民居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窑洞一般分为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等,其中靠山窑较多。

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不仅是环江翼龙化石的发掘地,也是中国古生物黄河古象化石的发掘地,还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庆阳窑洞历史悠久,有人写诗赞之:“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庆阳窑洞分为明庄窑、土坑窑、箍窑三大类。

明庄窑也叫崖庄窑,一般建于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将崖面削平后修庄挖窑。

土坑窑一般建于平原大坳,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然后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再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筑长坡径道或斜洞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

箍窑一般用土胚和麦草泥浆砌成基墙,建成拱圈窑顶。窑顶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加压椽和挑檐。有的还卜面盖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为石箍窑。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今有4000多年历史。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