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莫纪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2)

(六)法律制度与法律实施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意思是(君主)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篇第十二》)意思是法制是政治(治理国家)的开头。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他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诸实施,各国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

(七)法律与道德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他指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实践表明,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法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这一中国方案,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共鸣。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这一理念又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和联大第一委员会的多项决议,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

(九)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十)“四个全面”相互关系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

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