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梁培先:书法临摹的历史变迁(2)

(三)真迹、法书摹本的诞生与流传

“摹”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真迹与范本的问题。不是任何人写的字都可以当作法帖,哪些作品可以成为范本或法书?必须是公认的书法家的作品。因此,摹首先要解决范本与真迹的问题。史书记载,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原,西晋灭亡,王导(王羲之的伯父)带领司马氏一族到南京建立了东晋。王导渡江时随身就携带着三国钟繇的法书。钟繇被当作法帖第一家来看待。在东晋的氏族门庭里,仅王导身上有一件钟繇的法书,而其他氏族也需要照着钟繇的字来学习,这就产生了复制的需要。而西晋时期是否有人复制前朝的法书?没有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王羲之早年是跟着魏夫人学书,因此他也不涉及到法帖复制的问题。复制法帖就是要扩大范围,由一件变成若干件,由此其影响、传播的范围才变大。所以,对于西晋时期到底有没有摹的这个技术,我们是不清楚的,只能保持存疑的态度。

在文献记载中,书法和绘画都有“摹”,皆产生于东晋到南朝这段时间。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就有“转移摹写”一则。转移摹写即把范本作品复制下来,复制下来的作品称作“粉本”。古代中国画很多是靠粉本来流传的。因为真迹只有一件,如果它被宫廷或者某个名人收走了,其他人就永远看不到。

粉本一般只能勾勒一个外框,相当于后来的线描、白描。今天能够见到的比较明确的记载,是在南朝时期梁有一个叫陶弘景的道教宗师,他与梁武帝的关系很好,其与梁武帝的数封书信往来中,多次提到了“摹”以及专门从事“摹”的“工人”。并且陶弘景还说,他自己也能“摹”。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里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以上内容,这是在文献中明确记载有了“摹”的技术。

陶弘景信中提到的专门从事“摹”的“工人”这个职业,肯定是为氏族社会上层服务的,因为普通老百姓家里养不活这样的人,普通读书人也养不活这样的人。这也就是证明,在这个时期的氏族中,“摹”的学书方法是比较普遍的。

二、历代名家书法临摹作品解析

据《二王等书录》记载,南朝有个叫张翼的人,模仿王羲之的字“时人不能辨”。《论书表》也记载,王羲之常自书表与穆帝。穆帝让张翼仿效王羲之的字,“一毫不异”。王羲之开始没有发觉,等他再仔细端详才看出是有人在模仿他的字迹,他感叹地说:“小人几欲乱真!”这个故事间接说明在东晋时已有“摹”的技术。

据目前史料所知,“摹”的高度发达时期是在初唐。我们今日所见王羲之书法的墨迹本,皆无一是真迹,而是唐人的“摹本”,如《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等。因为这些复制品大多使用的是一种涂过黄蜡的纸,纸质偏硬,故后人称之为“硬黄本”。

“硬黄本”的制作技术十分复杂。一般来说,是先用纸张覆盖在真迹上,以“双钩”的形式将墨迹的笔画外轮廓线勾勒出来;然后,依据原作的墨色浓枯干湿变化,像画素描一般将之复制出来,达到几乎可以乱真的程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工艺流程可能比我们描述的更复杂、更具体。所以,到了中唐时期,这个技术就走下坡路了。到晚唐时期,此技术则已绝迹。

图片1

上图左边为冯承素《兰亭序》摹本中的“永”字。从图中可看出一种因时间久而墨从纸上掉下来的剥落感。这种剥落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唐朝人把它复制下来之后,因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墨迹是在这段时间剥落的;二是唐朝人在摹写王羲之真迹的时候,这件真迹已经剥落,在复制时就要把剥落的感觉也复制出来。

再看上图右边的《二谢帖》。《二谢帖》有一些地方的笔划已经没有了。这里缺的部分应当是原作本身就缺失了,可能是被虫子咬的。因此,复制品也要把被虫子咬的感觉给呈现出来。所以,唐代的复制技术是高度逼真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