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护水映照北京绿色发展之路

治水护水映照北京绿色发展之路

数年间,北京致力改善生态家底,治理水系卓然有成,成为首都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党中央深切关怀、兄弟省市鼎力支持,城市发展理念之变、治理能力水平提升,共同夯实了绿色发展的幸福感、获得感。继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携手保水、护山、守规、兴城,我们就一定能建成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北京。

莲石湖畔水草丰茂,卢沟桥上水月相映,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近年来,得益于全市上下统筹协调、共治共管,北京河湖水系愈加丰沛、人居环境愈发宜人。数据显示,在过去13年间,本市自然水域面积增加了96.63平方公里,相当于48个昆明湖。小河弯弯、步道蜿蜒,民众有了更多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

北京,因水而建、逐水而兴。在历史上,这里多河富水、池沼遍地,文人墨客还曾在此以水作赋,留下“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等不少名篇。但随着气候变化、人口集聚和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北京的水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河湖污染断流,水库水量告急,地下水存储量亏损严重……当水愈发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如何治水、护水、保水、节水,成为实现这座特大型城市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课题。而数年间,北京致力改善生态家底,治理水系卓然有成,成为首都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生态文明的深刻觉醒,更是发展理念的根本革新。不可否认,高歌猛进的发展,积累了物质财富,却也一度将我们带入“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尴尬境地。在“摊大饼”模式中发展多年的北京,屡屡触及环境容量“天花板”。置身生态环境矛盾激化期,掷地有声的“两山论”为“中国号”标定了新航向。“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也成为北京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密钥。划定生态控制红线底线,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水资源不再单纯被视为“短板”,而成为约束发展冲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绿色”“宜居”也成为首都发展的鲜明标识。

受自身资源禀赋所限,若干年来,北京都处于借水“解渴”的状态。可以说,如今北京水资源匮乏的局面得到缓解,离不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统筹调配,离不开兄弟省市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河北官厅水库、山西册田水库等,都曾为首都供水;引黄入京工程,一年为北京补水14个西湖;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有52亿多方南水进京……源源不断的外水,解了北京之困,奠定了北京更好发展的基础,生动折射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千千万万建设者、搬迁者的无私奉献,这份无疆大爱和强大凝聚力,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最大底气。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充盈水盆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此基础上,护好水、用好水、治好水,极大考验着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水是流动的,决定了治水要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摆脱“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局面。借协同东风与津冀联手治水,北京推行横跨市、区的四级河长制,依靠制度建设与创新,一步步厘清权责、压实责任,撬动出了更大治理效能。另一方面,生态治理当遵循科学规律,“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年,北京改革山水林田湖草监管机制,推动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等有机结合,大力开建湿地公园,提升流域自净、自循环能力,系统施策“见树木也见森林”,把握生态自身吐纳呼吸的韵律与节奏,让生态文明建设事半功倍。

水涨了、河清了,源于多年不懈治理,也饱含太多人的奉献和付出,绿色发展的幸福感、获得感来之不易,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需要倍加珍惜每一滴水,共同投入爱水、惜水、节水的社会工程。人人参与,才会人人受益,城市水脉才能绵延长久,生态发展才有长久动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终点,继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携手保水、护山、守规、兴城,我们就一定能建成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北京。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