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绝对值相差近25000元。
二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还很艰巨,虽然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养老保险等方面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城乡之间的标准差距仍然较大。
三是制度性的障碍,现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宅基地改革、农村承包地改革和“三权分置”改革都有所推进,但还是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工商资本下乡方面,虽然中央已经有一些相关政策的扶持,但还有一些束缚没有突破。所以我认为在北京,要想乡村振兴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3)城乡融合的规划和路径
一是要以问题为价值导向、战略导向,根据这些背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规划调整,然后确定目标,明确城乡融合的方向,抓住城乡融合的关键,找到城乡融合的路径。要将城市群、城市圈的建设同田园共同体、经营共同体的建设有机结合,把城市的现代文明带到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同时,用乡村的田园风光和秀美的环境来点缀现代城市,实现城市和乡村互相借鉴。
二是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三是要通过乡村振兴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和延伸,实现农村再开发、再利用,把农村资源开发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城乡互利、城乡共融。
(4)城乡融合如何推动
一是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方式、实现形式。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完善城镇群、城市圈的推动模式。特色小镇怎么特而强、特而美、特而新?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二是要完善产业发展的带动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除了农业自身全产业链发展,更主要的是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以及各种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要完善城乡共享发展的模式。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要让城市居民受益,更要让乡村居民得到利益、得到发展、得到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认为,思想建设的关键是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乡村振兴的规律、城乡融合的方向,引领乡村振兴、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三)强化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些条例规定了我国农村工作的任务,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由此可见,加强组织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组织建设,我们要严密建设党的组织体系,优化紧密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组织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素质和本领。
同时,要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基层党组织方面,要强化支部建设,基层各方面的支部有不同的任务,就乡村而言,关键是要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关于党员干部怎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要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强调,基层干部在国家治理中,要做地基中的“优质钢筋”,练就“钢筋铁骨”。国家治理是座大厦,基层治理就是大厦的地基。所以,基层治理一定要扎实、稳固。怎样练就“钢筋铁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农村党员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需要组织振兴、人才振兴,要解决党的组织战斗力增强的问题,解决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发挥的问题。并且既要解决数量不足问题,更要解决能力不足问题,既要做到组织的全覆盖,更要做到工作的全覆盖。同时,要特别强调党员工作的效率、效能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党组织对基层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力。
我们要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近平同志也指出,要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发展,枫桥镇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了53家镇级社会组织和220家村级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治理作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成立若干个性化社会组织,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多元细化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