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杨伟东:全面依法治国 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6)

三、如何落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一个坚持”,我简要介绍一下。

)坚持党的领导

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在法治领域具体体现为党领导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唯一的法治道路。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决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和做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要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阶段、法治建设的规律特点来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由宪法的地位所决定的。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推动宪法与时俱进,2018年第五次修改现行宪法、设置宪法日、确宪法宣誓制度、推进审查制度的发展,都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目标的要求,坚决地贯彻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要求。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与我们第一个部分中对法治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相呼应。因此,当前我们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用法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站在法治的轨道上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确了五个子体系,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也再次提出,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抓好这五个子体系建设。如果五个子体系按照要求建设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就建成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