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友谊医院展台,世界首台微米级临床耳科CT设备揭开神秘面纱。
这台设备由友谊医院副院长、影像中心主任王振常团队与清华大学等联合研发。王振常介绍,耳聋、耳鸣和眩晕三大类耳科疾病影响着我国上亿人的生活质量,CT检查是直观显示耳科病症的首选技术,但通用CT因分辨力局限对微小、隐匿病变存在“显不出”的难题。“耳部不仅有构造精巧的内耳,还包括众多容纳神经、血管、淋巴管走形的骨管道,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就是藏在耳朵内的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耳朵内这些结构的精细部位只有几根头发丝大小。通用型CT的最优空间分辨力一般在300微米至700微米,能够显示中耳以及内耳的部分结构,但难以清楚显示镫骨底板等结构。”王振常解释。
研发团队历时五年,突破了软硬件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难关,终于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微米级临床耳科CT设备,空间分辨力达到了50微米,其最优空间分辨力能分辨的最小结构或病变大概为2根发丝粗,比通用CT分辨力提升6倍,辐射剂量降低2/3,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实验结果显示,耳科专用CT对镫骨底板和前庭导水管全程可以做到100%显示,为耳科相关疾病提供了诊断利器。
目前,耳科专用CT样机已在北京友谊医院平稳运行10个月,并已获批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正在进行医疗器械注册工作,预计明年就能投入市场应用。未来,研发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设备外观、提升操作便捷性和交互友好性。随着在服贸会的亮相,该产品也有望推向国际市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