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本遵循: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北京的发展,尤其是关于治理大城市病、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遏制“摊大饼”、城市精细化治理等的问题。截至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9次视察北京、14次对北京的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推进北京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
1.2014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主要讲到的“北京作为首都”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二是“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上到城市规划的大事,下到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关键小事,都与我们的领导干部以及全体市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来推进相关改革。
在这一次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还谈到了北京的功能定位、功能疏解以及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等方面的内容,这是站在大国首都形象的角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北京作为首都,应该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和回答的重要问题。从动物园批发市场摇身一变成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的实例中,我们就能看到北京城市业态的发展。
2.2017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的两项重要任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谈到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引领作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
从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慢行系统的规划实例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在具体工作中要如何做好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协同,并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城市变化和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017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问题。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对于北京的精细化治理,我们也可以参考上海的做法:一是建筑可以阅读,如主要建筑物上通过二维码来讲述故事;二是街区适合漫步;三是城市始终有温度。
4.2018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2035年)》时指出,充分认识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的一翼的重要战略意义,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好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好主城区非首都功能,使之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成为首都的一个新地标,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5.2019年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6.2019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清水河畔的大台煤矿曾是“京西八大矿”之一,于2019年停产。2020年7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大台街道调研时指出,京煤对北京工业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要系统谋划,保护好百年京煤工业遗存,打造生态文旅新业态,实现华丽转身;用好矿区小铁路,连线成网,打造青山绿水间的“流动民宿”。
7.2019年8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情况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规划上不作为,也是最大的失职”的重要论述。现在,北京正在推进无违建区建设。从2019年开始,北京就修订了街道这一层面的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通过赋权、下沉、增效来推进相关规划落地,这也将是我们“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