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尹德挺:以首善标准 开创“十四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新局面(6)

(三)治与调

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社会建设,特别是推动北京“接诉即办”工作更进一步。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社会的治理和调理工作。关于治理,我们要实现精治、共治、法治。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过程,促进社区与居民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最终提高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关于调理,北京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有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落实,对低效楼宇进行更新,实现城市的微更新、微改造和微循环。我们要关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包括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业的品质等,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多方共建、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让市民感受到“十四五”期间北京的生动变化。

(四)核与翼

在关于某些点位上的规划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站在更大空间的角度上,注重运用空间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比如北京“大城市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单一中心”,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空间布局规划来解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强化多点支撑;支持建设若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建设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可见,实现空间上由单点向多点的转变就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思路之一。

“跳出北京看北京”,解决北京发展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要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寻找。我们站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角度上理解北京未来发展时,一定要关注轨道交通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影响。未来,我们要积极落实“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战略布局,推进在北京研发、在河北制造、在天津出海的实现,更好地发挥“1+1>2”的作用。在多次规划中,北京始终主动积极对接雄安新区,尤其是要在“十四五”期间落实“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最终达到以重点公共服务的转移来推动功能转移、人才流动的局面,通过帮助河北、天津发展来形成共赢、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四、行稳致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面向“十四五”,深入认识北京“十四五”相关规划,我们要重点关注两点启示一是要牢牢把握住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的方法论价值,包括“四个中心”“四个服务”的定位思维、“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思维、“抓好牛鼻子”的重点思维、“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民心思维、“跳出北京看北京”的大局思维以及可持续发展思维等;二是要重点关注影响城市发展的若干要素,包括城市群的空间布局、追求“质”的发展方式、接地气的发展蓝图、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动力和主体等。

总而言之,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以时代坐标为索引、以根本遵循为基础、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从“舍与得”“减与增”“治与调”“核与翼”多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行稳致远。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