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项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北京四项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昨天(7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章冬梅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聚焦“就业和社会保障”。章冬梅介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北京也增加了16000多人。与此同时,疫情还在持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面临严峻而又复杂的就业形势。为了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采取四项举措。

促就业北京形成

“一抓三保五强化”工作模式

2021年,北京坚持“一抓三保五强化”的工作模式,推动全社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这种典型经验做法,受到了国务院第八次督查的表扬。“一抓三保五强化”具体包括哪些含义?据章冬梅介绍,“一抓”是指抓实就业工作机制建设;“三保”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障创新创业;“五强化”是五大支撑性举措,包括强化政策系统性、服务便利性、市场主导性、培训实效性、执法针对性,在执法方面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保证劳动者权益,为劳动者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就业环境。

章冬梅表示,这里面提到的重点群体就业,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困难家庭,随着新业态的发展,北京还高度关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中的劳动者。

四项举措推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

章冬梅介绍,为了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首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就业招聘职业指导的服务向前延伸进了校园,与教委、高校联合,为学生提供就业招聘和职业指导的服务。同时,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门精选组织了一支导师队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包括求职的心理疏导等服务。

推动校企合作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第二大措施。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提前上岗实习,在岗位上得到锻炼,企业也可以早一点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我们将根据高校和同学们的需求,以及企业的需求,总结校企合作的一些实际效果,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章冬梅说。

针对北京生源中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教委对接了学生的信息,按照属地原则,由学生户籍所在地的区和街道来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服务。针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还特别采取了“一生一策”的方式,为他们“量体裁衣”,开发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全部享受到精准就业帮扶。

此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开展了“就业见习”服务。这是针对本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的一项就业准备活动,就是为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学生群体先提供见习岗位,让他们在岗位上一边实习,一边找新的就业岗位。见习期间还提供见习补贴,帮他们平稳地度过从毕业到就业的过渡期。目前,全市已经开发了5000多个这样的见习岗位。

建议高校毕业生

尽早就业不苛求一步到位

高校毕业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章冬梅建议,应该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地选择更多的就业领域,尽可能地早就业,树立先生存、再发展的观念。“就业岗位不可能都一步到位,人生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早就业就能够早在岗位上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阅历,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时,更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进一步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建议同学们尽早就业。”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