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毕吉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2)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区域布局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平衡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对于经济结构,我主要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服务业。

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需求占GDP比重最高。在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占GDP比重也在增加。2021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贡献,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

总的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态势非常明显;需求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经济增长还是内需拉动为主。因此,经济结构是不断优化、不断升级的。

对于城乡区域发展,从城镇化率来看,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同时,我们加大了进城农民的城市落户工作力度,2021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我们更加注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大落户力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定会有更大进步。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从国际看,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特别是我国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因此产业运转比较正常,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比较快;从国内看,由于需求的恢复加快,进口增长也相对比较快。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单位GDP能源消耗不再设置年度考核目标。当然,我们也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走势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在同步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出现了一些波动,但2021年以来二者的增长恢复速度较快。同时,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0,比上年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差距,但是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以上七个方面,对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简要概括。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