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关于现代文明的主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具体化,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内在融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和平发展,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一)秉持文明和谐发展的时代主张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文明的本质与文明和谐发展的规律,强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把握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文明的主体性与对外开放、文明冲突与文明交流等重大关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明观,其中的核心要义是文明和谐论。
文明和谐论是实现融合创新的文明主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强调不同文明在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都是主体性的存在,不同文明主体休戚与共,人类的命运处于相互构成的境遇之中。在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图景中,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完全拒斥其他文化而独立存在,文明冲突与观念碰撞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文化异化的代价,形成文化借鉴与融合的自觉。文明虽然有差异,但是要摒弃“唯我独尊”的心态而实现共存,这种强调包容互惠、开放创新的文明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深刻体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式现代化保持发展的自主性,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己达人、和实生物”的天下情怀,积极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互鉴、合作、共享的方式实现价值共识,为人类开启更美好的文明前景。这种实现融合创新的文明主张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认识到各种文明的价值,使各有千秋的文化相互借鉴而非相互对立。这种主张并非放弃任何文化主体的存在形式,而是激活文化的主体性,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
文明和谐论表明,文明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可见,自轴心时代以来的文化交融是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主线,全球化与现代性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的特征,和谐共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以和谐思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批判西方文明中心论与霸权主义,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技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方能揭示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规律。以和为贵的观念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源远流长,魏晋以来,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各民族文化交融汇通,宋代“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三教融合观念渐趋流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形成了人类文明交往的经验。中华文化素来强调天下和平,比如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强调只有“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才能“天下治”。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交流融合,形成影响深远的华夏文明,“和而不同”不仅是君子人格,而且是文化和谐交往的基本理念。文明和谐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着眼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使人类携手走向共同繁荣的新世界。为此,我们要摆脱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偏见,避免人们陷入原子式个人交往的社交状态,避免文明社会缺乏共同的在场性,努力实现跨文化理解和沟通,探究通向人类未来的全球发展之道。
(二)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当区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地域交往逐渐转化为普遍交往,人类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不同文明程度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强,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文明交流互鉴的程度日益加深。这种由物质生产发展所决定的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世界历史上每个民族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因而从根本上就体现为文明的进步。
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时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只有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文明观念,不断总结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才能把握世界各地“以文化人”的历史进程和“文以载道”的历史经验,审视和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今天,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枢纽。从当今全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来看,因文明冲突而产生的价值分歧令人们深深忧虑,人们日益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利益相互依存,切实摆脱全球危机,形成人类发展的全球共识意义重大。为此,我们要冲破冷战思维、零和思维的束缚,走出仅仅依靠实力决断的丛林法则,消除和弥合各种差异和分歧,摒弃唯我独尊、自我封闭的文化心理,摒弃试图同化和取代其他文化的意识,不要陷入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文化境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们要保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遵循为各国普遍适用的价值理念,实现共同利益,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达成价值共识,在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呵护人类的事业,以体现时代精神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来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形成促进今日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观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