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经历了从自发到有序、从个案到全面、从奉献爱心到专业帮助、从人力投入到基金项目支持,从主要依靠外来力量到主要培育本地组织的过程,社会组织介入的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显现,能力不断提升,展现了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详细] 时间:2016-04-18 14:42 查看:1416次 标签:龚维斌社会组织雅安地震灾后重建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毛泽东的著作,当前对政策制定部门和政策制定者,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学得好不好,领会得深刻不深刻,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就是看我们的决策效果好不好,看我们的政策制定得好不好,看政策执行的效果好不好。...[详细] 时间:2016-04-18 14:36 查看:831次 标签:许宝健限塑令消费者购物
扶贫的目的,是尽可能让那些暂时困难的社会成员恢复自身“造血”机能,增加自己创造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动力,并进而提高对社会的贡献能力。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充分开发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享和共建才能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详细] 时间:2016-04-18 14:28 查看:472次 标签:于洪生共享共建城市贫困脱贫攻坚城市治理
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再是剥削农民的结构,而是对农民的保护。这一保护性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至今仍然可以保持巨大弹性的关键。...[详细] 时间:2016-04-18 14:18 查看:1134次 标签: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养老金社会资源
社会张力从某个角度看,对社会还有安全阀的作用。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当民众受到权力、资本、环境的损害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绪属于常态。只要我们有一套成熟的利益诉求机制,让社会情绪获得它的诉求、宣泄和谈判的渠道,使社会张力及时得以舒解,这些社会张力便会成为社会...[详细] 时间:2016-04-18 14:05 查看:838次 标签:叶匡政社会张力安全阀利益诉求
智库研究不能做无米之炊,缺乏必要的数据资料,是制约智库研究质量、影响智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详细] 时间:2016-04-18 14:03 查看:634次 标签:张军扩新型智库建设社会舆论数据资料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民众是公共安全保障的主体,既是公共安全保护的主要对象,又是实施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对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非常关键。...[详细] 时间:2016-04-18 13:23 查看:1271次 标签:范维澄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公众
强化第三部门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兴起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和多种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6-04-18 13:08 查看:849次 标签:李宏新常态社会福利治理第三部门
在当前的中国,“精明增长”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关键是要兼顾好长远目标的实现和当前问题的解决、尊重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每个城市的特殊性。...[详细] 时间:2016-04-18 09:09 查看:1090次 标签:于涛方城市发展精明增长新型城镇化
当前,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研究制定社会救助法可谓恰逢其时。制定社会救助法,必须把“精准”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精准设置救助标准、精准实施救助项目。...[详细] 时间:2016-04-18 08:55 查看:483次 标签:谢增毅法治精准扶贫社会救助
未来职称评定制度改革,要适应多种所有制发展、新行业与新职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职称制度体系,推动职称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聘用制度改革相协调。...[详细] 时间:2016-04-15 10:05 查看:801次 标签:孙锐职称评定人才激励官本位
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详细] 时间:2016-04-15 09:49 查看:1205次 标签:汪洋发展新理念三农农村农业现代化
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高产业,也是为数不多的我国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的生物新技术,当前正处于从第一代技术向第二代技术发展的阶段。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在这个领域中不能没有一席之地。...[详细] 时间:2016-04-15 09:25 查看:380次 标签:农兴转基因科学科研生物技术
合作化是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底线保护网。如何构建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针对不同原因制定不同的制度保障体系。...[详细] 时间:2016-04-14 15:15 查看:710次 标签:范鹏合作落后地区精准扶贫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法治与德治就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手段。道德是人的行为价值取向,法律是人的行为底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推动文明的进步。...[详细] 时间:2016-04-14 15:13 查看:1161次 标签:向春玲社会治理创新法治道德
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从某种层面上说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正视新现象、新问题,深化改革,推进城镇化发展,发挥它的正能量。反之,城镇化有可能裹足不前,难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04-14 14:44 查看:717次 标签:冯奎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现代化
“骨头要啃,肉也要吃”。脱贫攻坚不能主观、不可偏颇。各地要分配好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建设,保质保量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详细] 时间:2016-04-14 14:43 查看:414次 标签:拓兆兵脱贫攻坚典型贫困人口
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理念上应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导向,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构建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详细] 时间:2016-04-14 10:21 查看:643次 标签:李志明科学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关键在于扶人、扶智。谋划、落实好“互联网+”“旅游+”就等于为扶贫插上双翅,能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文化鸿沟,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从而解决贫困的根源问题。...[详细] 时间:2016-04-14 10:06 查看:425次 标签:于海波互联网+精准扶贫旅游+社会经济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完善制度。“完善制度”,就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详细] 时间:2016-04-14 09:58 查看:624次 标签:民生共享发展十三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