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中国思想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而西方则是以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这样一种差别下,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详细] 时间:2016-12-05 13:35 查看:1560次 标签:王正儒学新人文主义儒家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12-05 09:46 查看:753次 标签:张勃世界遗产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生产生活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给人们提供了如此宏阔、如此复杂、如此深刻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对人类未来命运所提出的挑战如此尖锐、如此根本、如此紧迫。...[详细] 时间:2016-12-05 09:44 查看:993次 标签:庞井君国民精神文艺工作文艺理论文艺作品
应使文化自信融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一种精神支撑。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详细] 时间:2016-12-05 09:36 查看:780次 标签:陈先达文化自信民族自强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需要把握好时代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关系。今天中国的文艺创作,背靠的是深厚的历史传统,面对的是宽阔的世界舞台;既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又有中国崛起这一人类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时代大势托举。...[详细] 时间:2016-12-02 09:49 查看:324次 标签: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中国文化精神文化自信文学艺术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详细] 时间:2016-12-01 14:01 查看:249次 标签:习近平文艺民族精神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要走出方寸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详细] 时间:2016-12-01 09:51 查看:534次 标签:季国平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艺术理想文化自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详细] 时间:2016-12-01 09:37 查看:730次 标签:杨朝明《大学》修身齐家儒家思想文化自信
具备良好的逻辑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提升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详细] 时间:2016-11-30 09:38 查看:504次 标签:朱建平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理性精神
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推动各种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为此,必须大力拓展实践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详细] 时间:2016-11-29 10:23 查看:412次 标签:刘新庚核心价值观载体实践
如果说国学应该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那么儒学则应该是国学中的一级学科,而且是国学系统中最为系统、最为成熟的一门学科,最应该、也是最容易纳入到国学门类中去的一级学科。...[详细] 时间:2016-11-28 13:34 查看:418次 标签:朱汉民国学儒学学科
中国人希望能够循序渐进,而使天下的人都能够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反之,中国人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并不简单地排斥和否定家国、民族、地域、宗教等种种差异性和特殊性对于世人身份认同和寄托其归属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6-11-23 09:59 查看:410次 标签:林存光天下为公礼记政治目标
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这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既积极奋进又不卑不亢的文化精神。...[详细] 时间:2016-11-23 09:43 查看:1159次 标签:陈先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民族解放社会责任
国运兴则文运兴,优秀的文艺作品承载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标识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中华民族正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这也是文艺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详细] 时间:2016-11-22 10:19 查看:691次 标签:李凤亮创新文艺创作文艺评论
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有所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详细] 时间:2016-11-22 09:57 查看:468次 标签:龙国贻文化扶贫民族生态
文化是思想的语言表现形式。人类创造了文化,特别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软实力等等,其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产生其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6-11-22 09:34 查看:672次 标签:宋惠昌文化人类进步社会生产力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代治国理政理应从《论语》中汲取精神滋养,将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地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6-11-21 13:37 查看:863次 标签:喻新捷孔子治国理政论语
纵览古今,风雅非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就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风雅精神。当然,在追求风雅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附庸风雅。...[详细] 时间:2016-11-18 09:58 查看:570次 标签:艾斐附庸风雅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文化生产力被誉为第三代生产力,其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文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详细] 时间:2016-11-18 09:14 查看:1154次 标签:钱振华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阅读的意义,可能更指向人格的完善,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读书并不必然导向“成功”,而是指向“丰沛”。这种精神需求在全民范围内的养成还需时日,过多焦虑也无用,而能缓解这焦虑的,唯有静静读书。...[详细] 时间:2016-11-17 09:48 查看:217次 标签:王子墨地铁读书焦虑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