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历史能够借鉴,那么我们通过“古事”可以借鉴到什么呢?答案似乎多种多样,但就其大要而言,除了“明得失”与“知兴替”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是非、善恶等方面的借鉴。...[详细] 时间:2017-01-03 09:42 查看:387次 标签:陈金海借鉴历史善恶
王阳明的说法,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是针对其所处时代而发,饱含竭力救世的情怀。他对知行关系的阐述有其特色,更可贵的是他毕生追求理想信仰,践履知行合一,这对后人影响甚大。...[详细] 时间:2016-12-30 13:31 查看:419次 标签:朱小健知行合一王阳明文化
毛泽东一生爱雪,对雪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故而在他的诗词中屡屡见之、咏之。除上述专章之外,还见诸《长征》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卜算子·咏梅》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诗词。毛泽东对雪的反复吟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雪者,纯洁...[详细] 时间:2016-12-30 09:09 查看:376次 标签:徐廷华毛泽东诗词冬季沁园春雪
走好中国道路,要积极贡献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理念的中国方案。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详细] 时间:2016-12-29 14:28 查看:797次 标签:关利平文化自信中国道路历史文化
“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让我们致力于构建诗意的栖居、精神的家园,愿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详细] 时间:2016-12-29 09:11 查看:462次 标签:仲洁城市精神生活
打破固有的偏见,在全社会营造和确立一种推崇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的“匠心文化”,才可能有更多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就像瑞士的钟表匠那样,从容淡泊、精益求精、匠心不改,毕生做好一件事,做到近乎完美。...[详细] 时间:2016-12-29 09:05 查看:591次 标签:李思辉工匠精神文化制造业
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自觉肩负起实现“万国安宁、和谐共处”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积极履行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详细] 时间:2016-12-28 09:56 查看:247次 标签:钱耕森和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智慧
如何才是关爱孩子、教育孩子的“道”呢?在关爱、教育的理念上,应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舐犊之情,人皆有之。爱子有道,需要理智的安排和规划,需要从孩子的长远出发,给孩子最有益的选择。...[详细] 时间:2016-12-27 10:04 查看:524次 标签:陈延斌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子女教育爱孩子
在孔子看来,仁并不远离人而内在于心,要实现仁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他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是此意。这表明行仁应自觉而非被动,属于自律而非他律,由此突出行仁的自觉特性。...[详细] 时间:2016-12-26 13:30 查看:590次 标签:汪学群孔子平等仁德
自信既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因此,文艺创作既要善于学习经典,又要勇于创新创造。...[详细] 时间:2016-12-26 08:57 查看:360次 标签:张淑虹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文艺创作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借助“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这“五通”借助文化先行可以得以更好实现。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机遇问题十分必要。...[详细] 时间:2016-12-26 08:50 查看:679次 标签:张国祚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综合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可谓言之凿凿,字字千钧,切中时弊,为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详细] 时间:2016-12-23 10:34 查看:728次 标签:仲呈祥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理论指南
中国有优秀的民本传统,坚持这个传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实现。...[详细] 时间:2016-12-23 09:57 查看:332次 标签:周桂钿君子务本儒学以民为本为政以德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详细] 时间:2016-12-23 09:21 查看:216次 标签:陈丽华学术理性精神创新
传统语言的严谨与网络语言的鲜活,并非鱼与熊掌般的矛盾。眼下而言,相信汉语言的自我净化“功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花园”,这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自觉。...[详细] 时间:2016-12-22 09:49 查看:218次 标签:邓海建汉语年度汉字网络流行语文化符号
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建设时期,各种欲望的不断攀升对精神心灵的压榨还将加剧,实现高度文明的使命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考验。努力在人的心灵中建构起正确的价值信仰,凝结起以中华文化为基石的中国精神,当是应对挑战与考验最基础的工程。...[详细] 时间:2016-12-20 15:04 查看:1014次 标签:陈彦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文化建设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中华民族新史诗,不仅要高扬中华美学精神,也要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把我们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详细] 时间:2016-12-20 09:01 查看:540次 标签:仲呈祥民族复兴文化自信文艺中华美学精神
毋宁说,构建富于审美心性的美学,能提升人生质量和社会力量,升华审美境界和美学品质,为民族复兴贡献具有科学蕴涵和社会效益的心智;在国际美学论坛上,将华光照耀、异彩纷呈。...[详细] 时间:2016-12-19 13:20 查看:499次 标签:张首映审美美学人生质量研究
中华民族族名中的“华”,非常鲜明地表达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陶铸了中华民族崇真、尚善、臻美的品格。...[详细] 时间:2016-12-19 13:18 查看:1627次 标签:陈望衡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华夏
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体认马一浮对张载“四句教”精神的发挥,更让我们挺起民族脊梁、迎难而上,为开出和合天下的太平世界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详细] 时间:2016-12-19 09:56 查看:319次 标签:张立文为天地立心知识分子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