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

  • 角色职能多元化是新时代政府组织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共同体联动机制是应对基层社会问题复合体的有效机制,它要求基层政府向多元角色职能转型。这就要改变以往基层政府过度管理与角色职能内卷、公共服务支持乏力、领导角色固化等问题,向社区良性运行的指导者、宣教工作的培...[详细] 时间:2021-10-09 10:19 查看:233次 标签:基层政府社区治理共同体角色多元化组织力

  •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只有牢牢抓住党建引领,才能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就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提高公众参与度,整合社区资源,以党建促社建,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详细] 时间:2021-10-09 10:18 查看:1697次 标签:基层党建党组织基层治理

  •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是完成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快速、活跃、强健发展的现状做出的现实规划。当前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几个关键任务包括建设与完善文化新基建、优化与提升文化消费的场景与消费者体验、借助数字化进程提...[详细] 时间:2021-10-09 09:42 查看:53次 标签: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经济

  • 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始终,并且经常性影响或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传染病是人类的苦难,人类是在不断同传染病的英勇斗争中前进的。即使借助于科学与技术这个最有力的武器,人类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才把过去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控制或者消灭。二十一世纪主要问题是,人类不断...[详细] 时间:2021-10-09 09:41 查看:431次 标签:传染病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

  • 文化艺术创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要坚守内在的文化本心,以文艺求发展、促稳定,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和谐友好的文化环境。文化艺术创作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详细] 时间:2021-10-09 09:39 查看:243次 标签:文化艺术价值观社会价值

  • 以自嘲、颓废生活方式等为特征的“丧文化”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给青年的思想行为带来负面影响。青年群体规则意识和质疑精神并存、科学意识与志愿精神相依,这为透视“丧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此,可以“丧文化”的流行为契机,重视青年的诉求,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详细] 时间:2021-10-09 09:38 查看:130次 标签:“丧文化”青年亚文化价值观

  • 明朝建立之后,废除元朝行中书省地方建制,借鉴宋朝的路级行政机构分权并立的机构设置模式,将各省的行政机构一分为三,相互制衡。但三司分立也带来了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的负面影响,督抚制度因此而逐渐建立,成为明清时期地方监察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地方监察中的权威性、独立...[详细] 时间:2021-10-09 09:36 查看:117次 标签:明清督抚地方监察权力制衡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回顾历史和现实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经由革命、建设和改革,最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是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是对人类文明发...[详细] 时间:2021-09-14 16:34 查看:398次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党史

  •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万千青年凯歌前行,以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之政党。百年来,积累了大量文化资本的青年是社会变革的关键群体,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直接投射。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新百年,...[详细] 时间:2021-09-14 16:33 查看:592次 标签:建党百年青年中国共产党新百年

  • 中国青年群体可分为八类,推算出每类群体的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从五个方面剖析每类群体的社会政治态度,并研判各群体的功能结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抽象的政治优越、体制优越的表现,而且要能把政治上的优越性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青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正...[详细] 时间:2021-09-14 16:32 查看:393次 标签:青年发展社会态度治国理政

  • 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演化的“底层逻辑”可总结为:“00一代”更加自信; 青年群体思想与社会心态存在鲜明的内部个体差异;青年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混和价值观”特征;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代群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详细] 时间:2021-09-14 16:25 查看:398次 标签:青年社会心态价值观大学生

  • “Z世代”指称的是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他们可能会对当今时代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与互联网相伴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Z世代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影响,与之前的人并不相同。人口年龄结构从原来的“金字塔”型转变为“摩天大...[详细] 时间:2021-09-14 16:24 查看:322次 标签:Z世代人口年龄结构青年

  • 随着原子化社会到来以及网络时代产生的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意义上的地缘等社会关系也在日渐弱化。当代青年的社会交往需求表现为:一是社交微需求与人际低欲望;二是喜欢边界感,拒绝社交黏稠。社交需求改变的动因既有网络社群对熟人社会的挤压与生活日常的重组,也有人际关系酬赏的...[详细] 时间:2021-09-14 16:21 查看:335次 标签:社交需求青年熟人社会边界感

  • 公共舆论针对“内卷”“996”“打工人”等议题的讨论,显示出工薪阶层(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正弥漫着一种普遍焦虑,即看不到未来工作对自己的意义,感到迷惘和无力。新技术条件下的工作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大的问题是造成工作意义的贫困,这是劳动异化的极端表现。而新技术...[详细] 时间:2021-09-14 15:54 查看:502次 标签:“内卷”意义贫困新技术“机器换人”

  •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与偶像经济规模化发展,“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逐渐兴起,而“饭圈”乱象是资本操控、平台应用助推、“饭圈”的组织异化与粉丝个体的非理性消费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正确引导“饭圈”文化回归到健康规范的正轨,需要政策、社会及个体多方“共建共...[详细] 时间:2021-09-14 15:49 查看:831次 标签:“饭圈”文化粉丝经济偶像经济资本社会治理

  • 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地位作用、时代责任、参与意识一以贯之,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年期许的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期许,主要围绕“培养什么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核心命题展开。中国青年群体从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孕育形成,是在中国共...[详细] 时间:2021-09-14 15:34 查看:579次 标签: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传承演进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志气、骨气、底气”铿锵有力、催人奋进,为青年人成长成才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明确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初心中坚持...[详细] 时间:2021-09-14 15:31 查看:1397次 标签:新时代中国青年革命理想文化自信

  •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前沿和重心,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基层治理。当前,在一些地区,基层政府面临着“接不住”与“必须接”的现实矛盾,存在“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为促进问题解决,应深刻认识产生“接不住”与“必须接”的现实矛盾的制度根源,并从减负赋能和提质增效两...[详细] 时间:2021-09-14 15:30 查看:292次 标签:基层治理压力型体制层层加码

  • 自“十一五”规划首次明确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空间形态”以来,伴随全球化、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作用,我国传统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特征,逐步向核心—节点—网络式的一体化均衡格局演进,具备网络化特征的城市群进一步上升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和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详细] 时间:2021-09-14 15:21 查看:245次 标签: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新型城镇化

  • 基层党员肩负着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大任务,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其一言一行不仅直接影响着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在开启全面建成...[详细] 时间:2021-09-14 15:10 查看:450次 标签:党员干部精神动力责任担当

文库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