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与学习型政党建设(2)

党的历史与学习型政党建设(2)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倡导的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逐步成为全党共识。同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党不惧怕非无产阶级党员政治水平的不一致,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去保证提高他们作为先锋队战士的觉悟。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号召“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通过革命斗争,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

  

  毛泽东在延安,是他一生学习马列著作最多的时期,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和《新民主主义论》等一大批光辉论著。在毛泽东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习马列著作热潮,形成了建设事实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浓厚空气。正是在这个热潮中,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

  

  1942年开始的全党普遍整风运动,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教育运动。它进一步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列著作,科学地认识马列主义的方法和态度问题。在抗日战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为全党共识,党中央决定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既是整风运动的指导文献,也是建设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文献。通过整风学习,批判指导思想发生过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诸多方面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高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随后召开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由此,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第一次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结晶。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党不仅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创建了新中国,掀开了现代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