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启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个始终坚持”
首先,应始终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从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看,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毛泽东谈到民主革命时期的教训说,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党的工作失误时也说,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三个“弄清”:一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二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三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开放(即发展的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应始终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所在。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成为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党的艰辛探索历程表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之路,更是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第三,应始终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90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利益,从党的宗旨言,就是毛泽东讲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从党的实践而言,当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正确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正确时,则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应始终坚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把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当前,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要求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持学习、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学习修养,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然而,有的地方和部门的腐败现象还很突出。新中国60多年来,党一直为此艰辛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不断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且逐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探索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更趋完备。这样,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永葆青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