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个“30年”:从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强调全党一定要善于重新学习,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革命。他指出: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马列主义,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对于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邓小平正因为掌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掀起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在十二大,他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引下,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理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学习理论,继承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1994年3月,江泽民发表《学习学习再学习》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事业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胜利,都同全党的学习和进步密不可分。1995年11月,他提出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把“讲学习”摆在首位。在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号召全党学习马列理论时,要坚持“三个着眼于”,同时强调要创新。正因如此,2000年春天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2002年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基础上,提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思想。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党中央在接纳“学习型”理念和建设学习型政党过程中,把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同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创新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后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上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的伟大实践。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了重要部署。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