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理论及实务(2)

但目前我们很多领导干部这个意识比较淡漠。一般来说,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公共场合太多,因为常态环境都是一样的,但是媒体一到,摄像机一架,闪光板一打,有时候还要架上几个聚光灯,在这样环境下,你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了,就不是原来那个常态环境之下的充满风采的领导了,你可能会转变为另外一个形象。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2003年我们第一次做北京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当时准备推一批新闻发言人,选拔的是非常有潜质的领导干部,他们都是所在单位的二把手,这些领导很年轻,形象很好,语言能力也比较强,应该说常态环境下都没有问题,口若悬河,风度翩翩。特别是我们寄予厚望的新上任的发言人,他的形象非常好,长得像濮存昕,口才也非常好,口齿非常清楚,讲话也非常流利。但是,第一次上电视没有做彩排,第一次在媒体面前亮相说,“各位记者下午好,我们现在开始进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以胡耀邦为总书记的”。当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赶紧改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因为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可以明显感觉到他非常紧张。他的环境变了,从常态到拟态。在常态环境中,这样一个小错当然不是非常致命的错误,问题是如果你在媒体面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下面就非常紧张。所以,一个三分钟的开场,他出了四个口误。我们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他第一次出镜,大家对他寄予希望非常高。我们说人会晕车、晕船,可能很多人也会晕镜头,因为第一次到镜头面前,环境就变了。

我说的实际上是比较极端的案例,这个例子说明的问题就是,在媒体面前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在这样情况下就希望各位临上电视前要彩排,不然要犯同样的错误。口误是不可怕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们尽管都叫国嘴,但是也经常犯口误。我听中央电视台的人讲一个笑话,一位国嘴主持北京市一个大型活动,说北京迎来了最美好的季节,香山的红叶都疯了,结果大家都不知道他说什么,他想说香山的红叶都红了。任何人都会紧张,问题是你适应不适应这个拟态环境。你的错误会被媒体无限放大,你可能在开会的时候说一句,无足轻重,但是在媒体的拟态环境下,会被无限放大。我说了,商业媒体的特点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用学术上语言来说是反常放大,反常的行为会被无限地放大。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适应这样的拟态环境。

第二,实现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变。我们以往习惯的是宣传,长期以来我们传播信息的机制都是宣传机制,这个我想是非常有效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宣传的策略用得非常成功。目前我们为什么要推出新闻发言人机制呢?我想这是一个过渡,因为宣传这是一个单项的或者说是一个点对一个面,比如说我们熟悉的人民日报社论,就是很典型的宣传方式,人民日报是一个点,代表中央,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传递一个信息,这个是面。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有传播机制呢?因为传播是点对点,我们发言人跟记者经常是点对点传播。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传播信息的状况,所以新闻发言人要少用社论语言。满嘴都是人民日报社论,满嘴都是中央的文件,这不是发言人,这是我们的官员。在记者面前要多说一些媒体语言、新闻语言言,换句话说,要多传播少宣传,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谈的第三个转变。

第三,从公认语言到媒体语态的转变。长期以来,作为政府官员比较习惯公认语言,高举什么旗帜,坚定地团结在什么周围,这一类的语言属于公认语言,但是在记者面前我们能不能说呢?这个就要涉及到一个语态上的转变。

下面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因为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常态和拟态的区别。比如普京,海外的媒体描述他是一个大理石脸,就是脸都是大理石做的,什么意思呢?他在媒体面前永远是这个表情。这说明他就是一个非常有拟态意识的领导人,因为他知道在媒体面前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干脆大理石脸,不会有任何的举动,因为国家领导人是国家的形象代言。在西方来说,大部分的领导人有一个共识,现在的政治是一个媒体政治。为什么说媒体现在这么重要?为什么要应对媒体?实际上领导人的表现,或者在西方的政治体制下,选民投你的票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电视上的表现。这就是媒体政治的表现。在台湾地区,马英九曾经红得发紫,不是国民党改变了什么,你随便问台湾一个街边卖冰棍的老太太,为什么要投马英九的票?因为他长得漂亮,倒不是欣赏国民党,其实她对国民党、民进党也搞不清楚。这说明现在是一个媒体政治的时代。我们新一代领导集体,特别是第四代领导集体,现在在国际媒体上形象越来越积极。比如说这张照片被美国的媒体登了,叫胡温新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美国人经常讲,所以要说胡温的好话,就要说美国人可以听懂的语言,所以叫胡温新政。中国第四代领导集体,现在国际上媒体形象越来越好,也跟他们媒体意识越来越强有关。他们知道媒体面前是一个拟态环境,所以表现很重要。

当然,不光中国领导人,西方领导人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我给大家看这张照片,这是美国国务卿赖斯,国务卿在美国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是第三号人物。从年龄、资力来讲,赖斯不够,今年40岁出头,而且是黑人女性。为什么选择她来担当呢?布什考虑她媒体形象最好,倒不是长得漂亮,而是她的媒体效应最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布什给人感觉是强硬的,所以他希望代表美国的人要有亲和力,要比较友善,必须软性一些,不要像布什那样。另外,她是黑人,这很重要。因为布什长期以来是很保守的人,在种族问题上不像克林顿那么开放,他对黑人政策紧。从各种因素的角度来想,就选择了赖斯。他一定要找这样一个人做他国际事务上的助手,就是从媒体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她可以在媒体上起到最大的效应。

前不久胡主席访问美国,有两张照片我给大家看一下,也反映西方商业媒体的新闻信号,就是喜欢捕捉一些反常的照片。比如说这张照片,我们看到登在美国的报纸上,胡主席在吃牛排,非常费力,记者拍下来。这张照片不是说对胡主席有批评意见,而是显示胡主席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人,尽管吃得费力,但还是坚持吃,因为他在美国,尊重当地人的习惯。为了做对比,他们把胡主席夫人也拍进来了,你看胡主席夫人拿着筷子,但是胡主席坚持用刀叉,因为要入乡随俗。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