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张照片国内媒体可能没有宣扬,但是在国外,是被媒体大肆渲染的。这张胡主席跟布什握手的照片。我们看到的是正面,但是美国的报纸把他转了45度,让你看到布什的手拍胡主席的背,这不是偶然做出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动作。大家知道布什是老牛仔的文化出身,所以他握手你就是“客人”了,但是拍背你就是“老伙计”了,这关系就上升了一层。透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出,现在中美关系不是过去的对手或者伙伴了,而是利益攸关者。所以你们看到这个照片跟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不一样,他把手作为镜头的焦点突出来,让你看得更清楚。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实际上,媒体有自己的报道角度,他们可以构建出一些现实或者是他们期望的事实。
新闻发布会的准备
下面,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新闻发布会的一些准备。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新闻发布会的流程。新闻发布会一般来说有几类,一个是日常发布,一个是专题发布,一个是危机发布。
新闻发布会的准备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新闻发布会,或者一个成功的新闻发布会,更多的是要依靠会前周密、精心的准备。很多领导把新闻发布会想得过于简单,就是准备一个新闻稿来念一下就完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新闻发布会是跟记者之间互动,斗智斗勇的过程。因为你除了发布新闻稿以外,还要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记者提问就有挑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场面,所以要在会前做非常精心的准备。
第一,要做详细的舆情分析。我考察了各地的新闻发布机制,发现很多地方在筹办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舆情分析。比如说今天某地要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但事先没有到网上找一些最近媒体对该地的报道。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舆情分析就是帮你解决问题。因为你今天发布的可能是该地的投资环境说明会,或者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统计数字媒体通气会,但是记者可能会问该地的一些负面问题,也许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你怎么回答?如果事先不做舆情分析,就会非常被动。
第二,在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与会媒体和记者的情况。我们最好对记者有一个信誉记录。所谓记者信誉记录,就是这个记者是不是能够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所以,在确定与会记者名单的时候,我们最好心中有数。比如说前三个问题一定要知道是哪些记者提问的?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样做不是随便点记者,随便点记者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最意想不到的问题、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如果他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整个新闻发布会的调子就会转,或者说气氛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我今天讲某地的投资环境,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问了一个负面新闻,你又没有准备,肯定是始料不及了。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哈尔滨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应该说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但是新闻发布会策划的时候缺了一个环节,没有掌握与会记者的具体情况。发布会本来的目的是请哈尔滨、黑龙江有关领导向记者介绍一下采取了什么措施,度过危机,这个应该是向媒体显示成就,应该是正面积极的新闻发布会。前面说了很多,轮到记者提问,这时候主持人随便点了一个记者。如果发布会随便点记者,就会危险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知道他问什么问题,而且没有做舆情分析,没有看一下海外媒体如何报道哈尔滨的水污染事件。我们国内的媒体当然从正面的角度,报的都是好的,比如说市政府关心人民生活,但是海外媒体抓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哈尔滨政府散布谎言,因为什么呢?大家知道,第一条通知是说哈尔滨要进行管网维修,所以要停水三天,当然网上全部知道了,这个是假话。然后哈尔滨政府不已,又颁了一个通知说哈尔滨水污染了,要停水三天,所以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海外媒体拼命抓住这条不放,抓住为什么哈尔滨市政府要撒谎来炒作。但是我们新闻发言人不知道,以为哈尔滨已经恢复供水了,灾害已经过去了。结果记者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另外还有什么危险呢?你点记者,第一个要给哈尔滨日报的记者,或者说哈尔滨电视台的记者,就可以了。这可能是比较熟悉的记者,一般会顺着你的思路来。第一个问题乱点了一个,点了一个香港记者,他第一个问题问什么呢?请问哈尔滨市政府为什么向人民群众撒谎,为什么不赶向哈尔滨人民公开真相。第一个问题就蒙了。这个问题出来以后,发布会整个的调子就变了。
所以,给大家一条原则,就是千万不能重复记者的话,不能记者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这位领导有点慌乱,这个问题他没有想到。他可能想到这个记者问正面的问题,比如说哈尔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关心人民的用水问题。领导怎么答的呢?他说之所以发布了那个通知,因为怕哈尔滨人民引发恐慌,所以我们发布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大家知道,第二天香港所有的报纸头版标题是哈尔滨市长承认撒谎,因为你说是善意的谎言嘛。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是谎言,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觉得他违反了几条规则,第一,没有事先做调查。所以,他不知道记者会问这个问题,尽管国内媒体没有报道这个事件,但是国外的媒体炒作这个事件很凶。如果你做了舆情调查,事先就会知道记者会问这个问题,我怎么答,有一个口径。第二,乱点记者。第一个问题没有给哈尔滨日报记者,没有给熟悉的记者,给了一个香港记者,当然他就哪壶不开提哪壶,让你下不来台。第三,重复记者的话。记者说你为什么向人民撒谎,你就说我是善意的谎言,这不是投怀送抱嘛?所以,第二天他就登了一条大标题说,哈尔滨市长承认撒谎。
所以,这几条原则我提供给大家,一是舆情的搜集,二是记者的确定,三是不能重复记者的话。这三条我想是新闻发布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为不能说记者说什么你说什么。记者说你撒谎,你坚决不能承认。后来我跟哈尔滨市领导交流的时候说,这个问题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我们开始公布信息的时候,还没有拿到哈尔滨水污染的充足证据。我为什么说哈尔滨管网维修呢?因为当时还没有办法确认松花江是不是受到了污染,我还没有充足的数据。随后拿到数据以后我又发布了第二条通知,就是哈尔滨松花江受到污染,这个问题就处理过去了。你千万不能说是善意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你就是撒谎了,当然这个记者可以写很多东西,不管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所以,这个问题在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