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马晓河:中国城市化问题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我主要讲五个问题。第一、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二、中国城镇化道路回顾。第三、城镇化道路选择。第四、深刻理解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第五、城镇化推进中的几项政策。

首先讲,什么叫城镇化?本来有城市,又加一个化,什么意思?城市化或者叫城镇化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现象,没有工业化,不可能有城市化。城市化实际是产业、人口、物流、资金流在空间上的一种集聚,集聚的结果就是城市。那么这种城市的数量扩张、规模扩张就是一种城市化。从人口流动看,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城镇化。另外一个要素,城镇化不但使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是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农村的一种改造。特别像一些城市郊区,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以城市人口为样板、为导向。

城市化的程度标志,一般在国际上讲,每个国家、每个区域城市人口的居住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表明它的城市化的一个比重。从世界看,城市化率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化越低的国家,文明程度越低,经济发展程度越低。这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所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程度标志着这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程度。这是城市化的定义,或者叫城镇化定义。那么国际来讲,一般叫城市化,但是我们中国叫城镇化。

从当前看,中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高速转换,大量的人口将要进入城市。我们国家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如何处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面临和平崛起的一个战略问题。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趋势

今天我首先第一个问题,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趋势。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城,本来就没有市。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讲,什么叫城?城实际就是战争产生的一种产物。为了攻为了守,我要建一个城堡。这个城堡就是防卫、生存的需要,把敌人挡在之外,开始才出现了城。那么经济学家认为,交易才有了市,就是市场。我有了东西要卖,你有东西要买,或者咱们俩都有东西要进行交易。在这个地点上进行交易,就有了真正的城市。从历史世界看,真正的城市是在18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比如说,在公元前中国就有了城市,但是大规模的城市是在18世纪以后出现的。那么在公元前1360年,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最早的大城市——埃及巴比伦。当时巴比伦集聚着十万人口,经过了800年到900年的演变,到公元前500年,巴比伦的人口才长了20万人。到了后来文艺复兴的时候,有了世界上最大城市——罗马。

中国也有城,最早的城是在秦汉时期的长安,就是我们现在的西安。长安在西汉时期人口达到了50万人口,后来发展到100万人口。公元1200年,中国出现了一个世界公认的大城市,不是上海是杭州。当时杭州的城市规模在世界上很有名的。而上海是一个小镇。18世纪以前,世界的城市人口只有总人口的3%,大部分人口是住在村。只是到了20世纪,在1950年代左右,世界的城镇人口占30%,目前是占了50%。

城市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供给型,一类是需求消费型。在历史最早的时期,城市只是一种需求消费型,很少有供给型。经过世界三次大的产业革命,城市功能在不断演变,那么演变到今天就开始分为两类,一类是供给型,一类是消费型。那么实际上供给和消费两类城市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城市既是供给也是消费,有的城市是供给大于消费,有的城市供给与消费是相等的。北京是什么型?北京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消费需求型城市。像唐山市是什么城市?供给型城市,以供给为主。北京是以消费为主,以需求为主。上海呢?上海也是一种消费型城市,以需求为主的城市。

国外和国内在城市定义上是不同的。国外的城市定义是以人口数量的门槛定义的,而且门槛都比较很低。比如说美国,美国的城市定义一般是,在一个空间上集中集聚的人口达到每平方英里两千五百人,就是城市。瑞典只要一个地方集中的人口达到200人,就是城市。法国只要集中的人口达到500人,也是城市。那么你现在看看,依这三个国家的标准,在中国的人全部是城市人。我们哪个村不超过几千人?都是城市了。所以我到法国,参观的时候,我说你们这些农村建得挺好的。他们不对,你说错了,我们这是城镇。他们那些城镇全部超过500人。我一看乐了,要这样的话,中国全部实现城镇化了。那么在中国由于人口数量比较多,不少的自然村人口都超过200人。行政人口超过2500人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我们国家的城镇不是按照这种标准划分的。所以中国城市化的统计跟国际上还没有接轨。

从世界看,各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历程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都经历了两个演变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城市化,一般经历了集聚过程。首先是集聚,就是说农村人口不断进城,先集聚,然后再分散。人口在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钱的人又开始向外分散,到郊区去。第二个过程,城市化一般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城市一般先小,像在500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燕京也是非常小的城市,现在发展到1700万人,加上外来人口300万,是两千万人口。过去是不足一百万,几十万人口。

在城市化的两大演变过程中,城市发展的演变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因此促进了村镇发展为小城镇,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小城市然后向大城市迈进、扩展。这种由小到大的变化,比如说1000年前,上海还是一个小镇,1292年才设县,到20世纪末期已经发展为国际型大城市,现在人口是1800万,比北京多一点。但是在1848年的时候,上海这个地方才3.5千方公里。所以这个城市发展是一个演变过程,一个规律。比如说美国的波士顿,在17世纪的时候还是一个小镇,就是一个村,现在是300万人口。深圳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公社。设立特区才20多年,现在发展成为一个600万人口的大城市,加上流动人口是800万。所以说城镇化是一个人口不断集中、从小到大的一个演变过程。这个演变的时候就有一个情况,就是不农村地区要变成一个城市,郊区人口要不断地变成城市人口,朝阳区就处在这个结合部。你想想30年前朝阳区的边界在哪里?所以说城市化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从小到大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说,城市化是农村越来越小、城市越来越大的过程。

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向城市的速度加快,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发展速度相对减缓,甚至出现萎缩和停止状态。就是说城镇化到了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般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大城市急剧扩张,扩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远离大城市,远离郊区的城市,那么小城镇开始萎缩。在这个阶段,大城市增长快,小城镇增长慢,甚至出现萎缩。中国现在还没有到达这种程度。

第三阶段,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就是说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但是速度减慢。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大城市的人口向周边地区扩散,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个现象,大中城市的周边小城镇出现了繁荣,远离大城市的小城镇出现了衰落。所以这个城市化过程非常奇怪。我们曾经承担过欧盟的一个城镇化的项目,我考察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有些现象不深入研究是很难说清楚。

我们曾经对美国做过考察,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起,城市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它的标志就是说,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仍在继续,但是速度放慢,甚至出现了大中城市人口向郊区小城市迁徙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趋势。比如说在1980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整个70年代,美国50个大城市的人口下降了4%。大城市人口没有增加,反倒减少。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人口增长了11%。中等城市增加了5%。就是说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现象。

中小城市的兴起是伴随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镇集聚发生的。那么随着中小城镇产业的扩展,企业数量的扩展,中小城市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带动了中小城镇经济发展。比如说美国洛杉矶一个小镇,过去常住人口只有9千人,但是在这里工作的人口是七万人。比如在美国的西雅图有一个小城镇,我在那里住过两天,1990年人口是4.2万人,到2001年11年人口增长了11.6%,达到5.1万人,但是工作人口就达到了4.6万人。这什么意思?城镇化到了第三个阶段以后,居住和工作会分离,我在这个城里工作,但是我不一定在这里居住、在这里生活。这是城镇化的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因为通信、交通发达,空间距离相对缩小,所以我可以在这里工作,不一定在这里工作。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