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融资缺口浙江样本:政府求援、民资旁观(3)

铁路融资缺口浙江样本:政府求援、民资旁观(3)

民企没兴趣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融资难,浙江曾作出种种尝试,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吸引民间资本。

“浙商有钱,但不敢投资铁路,也投不进去。”浙商资本促进会副会长蔡骅说,铁路投资的长周期、高负债、低回报以及“网运合一”、“统收统分”的铁路运营分配体制,让大多数机构及民企望而生畏。

2010年初,在浙江省政府支持下,浙江铁投联合多家民企设立浙商产业投资基金,拟针对铁路投融资领域进行股权投资。现已募集30余亿元,但主要投资项目是纺织、医药等6家企业。

“铁路投资回报率每年8%不到,而基金回报率可达12%。就一条客运专线按现有客流量以及运营收入减去成本进行测算,投资回报年限需要20年甚至更长。所以投资者不感兴趣。”余健尔对本报记者说。

今年前6个月,浙江没有到位的铁路建设资金高达108.5亿,约占资金需求总量的62%。浙江铁投被迫发行17亿元短期融资债券,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11月开工的温州地方铁路S1线,总股本70亿元,温州官方高调宣称开放35亿元向民间招股,保底收益6%,但始终乏人问津。

“民资流动性比较强,希望进出自由,而铁路投资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所以不敢贸然进入。”浙江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表示,他对投资铁路兴趣不大。

“浙商主要还是分包水泥石子等基础材料,投资少、压力小。”沪杭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物资部余经理分析,铁路部门对装备制造产品的许可认证严格,这些都导致民企难以涉足。

而来自浙江省发改委交通处的数字显示,浙江省铁路产品年销售额5000万元及以上企业36家,占总数的37.1%,1亿元以上企业28家,占总数28.8%。

浙江省发改委交通处相关人员坦陈,上述企业大多为铁路局、机车车辆总装厂、通信信号集成商等提供配套,浙商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协作机制,没有形成产业链与规模效应。

而不明朗的铁路投资政策,也波及到了产业链各环节。浙江某建筑企业老板孙先生透露,12月初有四家银行向其授信近亿元,鼓励其寻找固定资产项目,但他坚称“不碰铁老大”。

“我15台机器租给中铁某局,他们拖欠1000多万工程款,11月底只给了我几十万的零头。”孙先生说,高铁项目太难做,“钱不好赚”。

12月23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全国铁路基建投资4000亿元,比早前的计划减少2000亿。2011年预计完成基建投资4690亿元,比计划投资额减少1310亿元,凸显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紧张。

由于资金紧张,铁道部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出资比例,但地方资金紧张也已经成为共识,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让地方政府失去了丰腴的土地财政收入。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