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度教育”:起跑线要提前到哪?

儿童“过度教育”:起跑线要提前到哪?

教育主管部门良好的意图要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其中的一大阻碍来自父母家长的认识

“最近,我在中国各城市见了一些家长,他们的孩子大多在5至15岁之间。谈起孩子,都是愁容满面,说天天忙于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学奥数、学钢琴、学书法。补 习班占去了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孩子疲惫不堪,父母苦不堪言。”近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建民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中国家长的集体口号,虽屡遭反思,可从未被颠覆。按吴建民的说法,总的趋势是“起跑线”越来越提前。

不少幼儿园把小学内容提前教了,各地学前班非常活跃,不少年轻母亲刚怀上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学习班,听音乐,读诗,朗诵莎士比亚剧作,认为不进行“胎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度”究竟如何把握?近日,众多教育界专家聚集在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论坛上,分析“过度教育”现状、成因和负面作用。

幼儿园隐性“小学化”不易被发现

“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告诉本刊记者,教育如果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可能会阻碍其成长。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在论坛上用“播种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收获的是‘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来概括过度教育的困境。

过度教育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园教室里没有玩具和其他教育材料,所教内容却有大量的识字、计算、拼写等,不仅有书面教材, 有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作业本,老师不采用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而是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幼儿端坐静听,课上课下还要进行识字、拼写等训练。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显性的“小学化”在我国当前部分地区存在着,尤其是在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更为严重,而隐性的“小学化”则不易被发现。

隐性“小学化”使幼儿失去了幼儿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趣味和快乐。这种隐性的“小学化”现象存在于各地幼儿园,一些拥有闪亮光环的大城市知名幼儿园也难免会有这种现象存在。

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小学化”,对幼儿而言无疑增添了没有必要的负担。为防止“小学化”倾向,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旨在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多个地方政府近两年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来约束“小学化”倾向。广东省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通知》,出台了不准搬用小学教材、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等五大严防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禁令。

江苏省于2011年公布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中明确强调,“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学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学龄前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行为。”

而教育主管部门良好的“官方意图”要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其中的一大阻碍来自父母家长的认识。

辽宁省东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0年开展了对当地17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32个民办幼儿园的调查,调查显示有65.49%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在幼儿 园学小学的课程或加强拼音识字写字算题教学很有必要,可以减轻孩子上小学的负担”。幼儿教育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而扩大了“小学化”的市场。

上海最近取消少儿英语星级考试引发的舆论争议,也是类似官方减负与民间诉求之间的博弈。

教辅这个产业链损害教学秩序

双语教育对儿童思维发育是否有利无害?小学二年级之前是否应当学数学?当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在正规教育体系内尚且缺乏科学结论时,市场化教育机构的大幅广告则给出了斩钉截铁的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长期关注基础教育,在他看来,当下许多过度教育观念的流行都是源于现实压力。“虽然讲义务教育,可是城乡中小学教育条件有天壤之 别,同样在城市,学校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差悬殊。这种差别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造成的。”温儒敏说,正是这种不均,让家长们迷信各种提前教育、过度教育, “近年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办学硬件改善了不少,但软件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温儒敏说,一些原在西部或相对落后省市工作的优秀教师,纷纷被“挖”到京、沪、粤等省市,同一地区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也集中到重点学校。农村情况则更严重, 乡镇普通中学基本消失,一个县的重点中学,往往囊括了全县半数以上教学资源。“最近十多年,虽然出台一些措施抑制教育资源的失衡,但情况似乎没有彻底好转。”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