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南泉:强人普京的民主命题(4)

陆南泉:强人普京的民主命题(4)

第五,俄罗斯与西方建立现代化联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加上俄投资环境差,引进外资乏力,普京在竞选期间,提出引进外资要占俄GDP25%的宏大计划也不易实现。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与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反对腐败问题。在“梅普”时期,一直在强调反对腐败问题,但至今未见成效。2010年7月27日,梅德韦杰夫在现代化委员会的发言中指出,俄向创新经济过渡就需要解决贪污的阻力,减少行政壁垒,发展良性竞争,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据俄有关学者估计,腐败所涉及的金额与国家财政收入相当,企业的行贿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一半。今后能否通过各项改革来解决腐败问题,这对普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调整经济政策,提高经济效率,缩小贫富差距。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有:  

第一,减少或弱化国家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继续推行私有化政策。普京时期推行了把原私有化了的企业(特别是像能源部门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企业)收归国有,又形成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2009年梅杰耶夫在总统国情咨文中指出,目前政府控制着40%的经济。而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大企业领导人又都是由政府委派的,容易形成官商一体的垄断组织,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  

第二,尽管普京执政期间居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有大的改善,但由于存在经济垄断、分配不公、腐败严重等问题,仍导致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相当一部分人仍生活在贫困状态,社会支出不足。这一问题如不解决,难以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同样会严重影响今后普京执政的社会基础能否牢固。  

推行“强军”政策。面对目前的国势,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挑战,俄要做强国,要在国际上受到尊重,有尊严,普京更一再强调需要“强军”。他承诺在未来十年,俄将花费7711亿美元实现武装部队的现代化。普京还提议,把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3%提高到5%或6%之间。问题是,俄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将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对此提议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  

普京当选执政后的中俄关系  

普京在竞选过程发表的第七篇文章,论述俄对外政策。他在文章中特别强调,俄中关系为俄外交基轴,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威胁,而是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东风”,还认为,加强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可以预见,普京在面临国内外复杂的情势下,需要强化与中国的关系,来改善自己与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俄罗斯在近几年也特别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011年两国贸易达到800亿美元,到2015年与2020年可能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与2000亿美元。中俄能源合作虽有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在不断取得进展。但要指出的是,对普京今后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要看到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亦不要期望过高,普京是俄罗斯总统,他代表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有在战略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体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