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樊建新:如何树立理论自觉、理论自信(3)

 

三、十八大报告的理论创新和重要亮点

1、十八大的主题

重点介绍一下十八大报告的理论创新和重要亮点。十八大报告非常丰富,大家应该仔细的读,我觉得第一个创新和亮点就是十八大的主题,主题很重要,他是贯穿整个报告的主线和核心,整个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就是围绕着主题来展开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题的核心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词回答的就是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以及全党应该有的精神状态,我们要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我们要走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党应该有的精神状态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就是整个主题他包含的丰富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词从党的十二大就开始有,到党的十八大,主题和核心词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题目里面我就能看到,在十二大里面虽然没有出现中国特色,十八大报告的题目叫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尽管标题里面没有出现中国特色这四个字,但是整片报告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开始,这六次党代会的报告标题里面都有这个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我们这次十八大题目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题目很短,但是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这三十多年,也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社会的主题词、核心词,我们干的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样的主题词它是不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十八大报告里面有做了明确的回答,十八大报告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根据我们新实际赋予了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所以十八大主题向社会鲜明的回答了我们不走改旗易帜的道路,我们要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认为这是一亮点也是一个创新,我们讲理论的创新并没有非要有一个跟国际不一样的东西叫做新,我们过去好多东西,我强调在特殊时期,在有人想把它拿掉的情况下,我强调了、坚持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创新。

2、完整地表述了党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是这样说的,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建议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毛邓三个代表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最大的亮点,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十八大之前都预料到科学发展观会进入党的指导思想,会进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发明之前,大家担心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会越来越长,我们旗帜上能不能写的下,后来我们全党发明了这么一个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担心就不存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面就归理论体系,以后的发展所有的创新理论都放在理论体系这个方框里面,这样就解决了写不下的问题。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有一个发展创新的过程。党最初成立的时候,指导思想叫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叫马克思主义。这里面就要注意区分一下马克思主义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恩之后世界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包括列宁主义,曾经一度还包括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就是马恩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叫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那里边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空想变成了科学,而列宁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当然列宁去世的早,还没有比较全面的开展,但是他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社会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的国家,能不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这是列宁回答的。这个问题被称作为卡夫丁峡谷,列宁解决了。我们中国也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走上这条道路的,所以列宁主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前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并提的,并称为马列主义,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现在社会上包括理论界的一些人已经不提这种主义了,否定列宁、否定十月革命,把十月革命说成是少数人的政变,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把斯大林就说成是独裁的、专制的、厮杀成性的人。我想说,否定列宁、斯大林,我想醉翁之意不在酒,反过来还是想说我们当时不应该以俄为师,走暴力革命的错误是错的,应该告别革命,应该当时走英美为师的一条世界主流文明的道路。所以学界现在非常乱,我们党十八大重申列宁主义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回应我认为都是两点。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陆续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理论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第二个理论飞跃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这个理论体系我们创新的数量就不止是两个,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但是现在就讲有两大理论飞跃。

关于体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曾经还跟中央建议应该去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体系两个字,就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任何一个理论都有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体系,毛泽东思想本身也是一个体系,邓小平理论本身也是一个体系,体系外面再加一个体系逻辑上讲不大行的通。现在我们党的创新更大的方面讲有这两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多了一个成员——科学发展观,现在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长串指导思想关系怎么处?他们至今的关系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上学界有这么几种倾向我觉得是应该比较注意的:

一是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顶峰。我们把它叫做顶峰论,就是他是最新成果,他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他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能回答中国的一切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了,对当代中国已经没有现实指导意义了,这是一种看法。

还有一种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对马列毛的发展和继承,而是违背了马列毛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甚至是背叛了马列毛的理论基础,社会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这样的说法就是对两者关系错误认识的反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说他的理论色彩不浓,他实际上是没有信仰、没有信念的实用主义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体系,就是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出现思想混乱的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它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它的思想理论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直接来源还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替代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代替不了毛泽东思想,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容量、外延、内涵都要比他创新、发展的部分要大。毛泽东讲马列主义是总店,我们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是分店,马列主义是老师,我们是学生,分店永远不能代替总店,学生永远不能代替老师。你今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的前者只能是马列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既有的成果与今后的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以后的实际相结合。他不是顶峰论也不能认为他是没有根基、没有信仰实用主义的东西。所以我们讲指导思想相互关系的时候一定要了,现在我们很多讲话里面为了简单可能也是为了突出这个创新理论,过分的强调它。甚至前面的两段指导思想基本不讲,把他隐去了,实际上会造成别人认为前面过时了,不管用了,只提现在,所以在二者关系上一定要说全。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