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群众工作法引领农村发展(3)

“六要”群众工作法引领农村发展(3)

三、“六要”群众工作法的成效

从2006年开始萌芽,到2007年全县推广,2009年南平全市推广,2010年写入福建省委工作要点,“六要”群众工作法在浦城开展已近7年。从实践情况看,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1、夯实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村党组织是村级决策事项的发起者,又是“六要”群众工作法整个流程的组织者,整个过程既巩固了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维护群众权益的良性循环。同时,对整个村务强化为民意识、实行“阳光作业”、突出源头防控、完善过程监督,构建了农村廉政惩防体系,使村级干部干成事、不出事,更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威信和群众满意度。在2012年浦城县1559名村“两委”的满意度测评中,“优秀”、“称职”的占95.13%,其中优秀率为50.93%,比2006年提高了8.17个百分点。农村青年积极向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2012年列入支部入党考察对象的就有687人,比2006年增加了34.97%。

2、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广大村民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对村里的重大事项,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每个党员群众亲身参与,真正成为了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的主体。同时各村建立健全了户代表(联户代表)会议、重大村务决策听证等一系列村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制度,促进了村级民主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如在2010年特大洪灾农村住房重建工作中,全县9个重建点均成立由重建户组成的理事会,全程参与规划选址、征地拆迁、房屋分配等工作,充分听取意见,按照程序办事,实现了306户重建户当年末全部按时搬入新居,创造了重建速度、群众满意两个新记录。

3、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村里的重大事情摆在“台面”上,由基层党组织引导,农村群众公开、公平、公正地讨论决定,促进了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转变,增进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避免了村民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信访总量逐年下降,2012年比2006年下降了61.65%。永兴镇前墩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新一届村“两委”落实“六要”群众工作法,圆满解决了4起山场纠纷,为村里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曾经的“上访村”变成了和谐村。

4、推动了农村科学发展。村党组织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职责,及时收集民意,倾听民声,提升了做群众工作本领,增强了服务群众能力,确立了适合村情发展的特色产业,走上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2012年总投资59亿元的圣农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是浦城县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鸡场遍布15个乡镇(街道)38个行政村,征租地任务重、困难多。各村党组织全面落实“六要”群众工作法,做深做细群众工作,短短9个月,项目一期1.12万亩征租地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项目当年落地、当年建设64个厂(场)、当年纳税3000万元,同时提供了千余名就业岗位,1090个农民参加圣农技术培训并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实施“六要”群众工作法,浦城农村实现了和谐稳定,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8%,财政总收入增长24.7%,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7%,3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10个县(市、区)第3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4.1%,全社会工业用电量增长29.4%,均居全市第2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1%。与此同时,全面实施城市综合交通、景观立面等改造,建成了2个市民广场和3组城市雕塑,完成了7条城市主干道和7条城市支路共9公里的改造升级;8个省、市、县级试点小城镇及29个中心村完成投资13.29亿元,征地拆迁6055亩;13个生态乡镇、113个生态村通过省、市验收和命名。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