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让所有人都有尊严地活着

中国梦,让所有人都有尊严地活着

摘要:人物简介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民族自强、家庭和睦、个人幸福,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重庆日报:什么是“中国梦”,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解读。

人物简介: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战略、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等,代表作包括《替纳税人管好钱袋子》、《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包括哪些层面?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梦”,让“中国梦”凝聚人心,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动力?近期,本报派出记者前往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以及北京大学等地,实地采访了众多国内名家,就“中国梦”的概念、提出的背景、内在的涵义进行解读。

核心观点:“中国梦”最终落脚点是在“民富”上,而“民富”体现在尊严上。如何让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初次分配机制,让所有人在进入社会时享有同等机会,提供一个能让底层人向上流动的公平通道。

“中国梦”包括民族之梦、家庭之梦和个人之梦三个层面。民族自强、家庭和睦、个人幸福,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重庆日报:什么是“中国梦”,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解读。您眼中的“中国梦”是怎样的?

周天勇:从内涵上来讲,我认为“中国梦”包括民族之梦、家庭之梦和个人之梦三个层面。民族自强、家庭和睦、个人幸福,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三者之间是平行关系,我们不能只强调个人的发展而忽略整个国家事业的有序推进,但也要防止因为过度强调民族之梦而忽视家庭和个人之梦,忽略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

在我看来,中国梦是有阶段性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浴血奋斗,抗击了外来侵略,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建国梦。

上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前10年,我们克服了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将GDP从1978年的3645亿美元,提升到了2010年的6.5万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综合体,这是强国梦。

而当前,我们要实现的,是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发展与环境协调的富国梦。

重庆日报:“中国梦”的提出,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周天勇:很多年前,欧洲人坐着“五月花号”帆船,渡过大西洋登上北美大陆,并在此建造新的国度,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人汇集到这里,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了个人价值最大化,这便是“美国梦”。

当下,“美国梦”已经成为这个国家凝聚力、活力的来源,许多移民都是怀着“美国梦”前往美国的。“美国梦”之于美国的意义,就是“中国梦”之于中国的意义。

“中国梦”代表了各阶层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仰。这个梦,为整个社会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方向,能激发这个国家的活力和凝聚力,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