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全国各地理论动态选编(2)

6月8日全国各地理论动态选编(2)

【北京】“限制一把手提名权”有利于减少人事腐败

——北青网

吉安这次大规模选拔干部,有两个做法引人注目:一是变“先笔试后面试”为“先面试后笔试”,二是限制党政一把手的提名权,由组织部门通过民意测评组织选拔。先面试后笔试,显然是更重视干部的实干能力,防止将某些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的优秀干部挡在墙外,这是一个着眼于“看字是虚,见人是实”的技术性革新。而“限制党政一把手的提名权”取意更高,意在打破一种已经固化的按长官意志用人的模式,也就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党政干部选拔,原本有一套科学酝酿、民主决策的程序。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党政一把手大权在握,在人事任免中有着一言九鼎的权威性和决定性。组织程序照走不误,公示环节决不阙如,但干部的选拔任用每每带有“人治”色彩,有些地方新官和上级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有些地方出现了“买官卖官”的丑闻。用人不规范必然带来种种问题,严重者导致吏治腐败,这一点已为很多案例所证明。【详细

 

【福建】进一步提高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福建日报

民生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一些地方为群众办实事热情不小,投入不少,但老百姓却没有什么感受,甚至还不买账,产生诸多不满。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领导干部的做法与群众的想法没有很好地衔接上。做民生工作一定要注意把“政府想干”和“群众想要”很好地统一起来,准确把握好群众的需求所在,把满足群众的真实需要作为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的出发点,多听取群众意见,多尊重群众意愿,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也有助于凝心聚力、赢得支持。当民生大计与群众需求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交汇时,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和重视民生的用心和责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唯有毫不松懈,久久为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党和政府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详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