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方合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上海:多方合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编者按 十八大报告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设,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务委员王勇在上海调研社会组织工作时强调,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活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社会组织的能力?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解决社会组织面临的发展瓶颈?在日前由 “上海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主办的“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座谈会上,来自本市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社会组织研究领域专家以及区县社会建设系统的实际工作者共百余人,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会上发言予以刊登,以期引发更多思考。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新格局

潘世伟    

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深刻思考和下定决心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确定社会领域的基本框架,使社会领域实体化,进而认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府建设的区别,把握社会发展不同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第二,正确认识党政关系、政社关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现代政党,必须拥有广泛的、深厚的、牢固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党与社会应该紧密融合。政府是国家发展和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不应当包揽操办社会领域的具体事务,根据政社分开的思路,政府所承担的很多社会事务,应交还给社会。    

第三,社会领域是人民群众生活交往和活动的栖息之地,是群众愿望、利益和诉求的汇聚之地,也是社会公共产品提供和消费的主要场所。它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更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要空间。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应该是这一领域的核心价值。    

第四,在社会领域中,真正的主体是党领导的社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应当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角,成为社会事务处理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合作者。要下决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支持社会组织在自主和自律的基础上,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主体性作用。    

第五,加快现有社会组织的资源整合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其中工青妇以及其他人民团体,应当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回归社会组织的本来属性。它们可以也应当转型为枢纽型的核心社会组织。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需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快培育行业协会等经济类社会组织。    

在整合现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分类、分层、自主、自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新格局。    

第六,加快社会领域法制建设的步伐,改变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建设过程中偏重经济的现象,努力推出覆盖面大、主导性强的社会立法法规,为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七,把社会组织的功能培育作为近期工作的一个重点。要在发现群众的需求上下工夫,要在提供公益上下工夫,要在团结群众上下工夫,要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维护党的政治领导的独特作用。   

第八,围绕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培育,加大公共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在相关的税收政策、审计规定、公益服务的政府购买、政府对社会的投资以及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规定等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公益。   

第九,加强关于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思路,强化社会发展的理论储备,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和制度设计。    

上海面临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上海在社会组织培育、公益产品创投、社工队伍建设、社会组织孵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今后应当再接再厉,围绕全国面临的共同性难点问题,在培育、引导、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方面,先行先试,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